建安四年,中秋。
建安帝李虢下旨敕告天下,过继秦王李稷为他的嫡长子。
同日,册封李稷为太子。
过继礼和册封礼异常隆重,苏璃作为太子曾经的养母,出席了典礼。就连“病重”的裴珩,也拖着“病体”勉强参加了册封大典。
用他的话来说,欢哥儿的人生高光时刻,他不想错过。
嗨,跟着苏璃还真学了不少新词呢!
看着欢哥儿在祭告天地后,被皇上加冕,手持东宫印信和册宝,长身玉立于高台之上,苏璃只觉眼泪模糊了双眼。
六年前,她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欢哥儿还不到她胸口那么高。
那日初见,欢哥儿一脸戒备,像是一只浑身长满了刺的刺猬,拉着一脸通红的喜姐儿桀骜地问道:
“你,就是那个女人?”
一眨眼,六年就过去了。
欢哥儿长得比她还高半寸,14岁正是青葱一般的年纪,太子冠冕加身后,更是器宇轩昂、气势威严。
“定国公夫人,你可真是好福气啊!”
一旁观礼的贵妇忍不住讨好。
“嫁了这么好的夫君不算,养子都出类拔萃,如今成了太子殿下。真是羡慕煞旁人啊!”
“太子气度不凡,是我大启之福。能有这样的储君,实在是定国公夫人功不可没。”
各种恭维的声音如潮水一般涌来。
苏璃低调的笑笑,只点头示意。
为了这一天,裴珩都致仕装病在家了
正所谓树大招风,这个道理她懂。
越是行在高处,越要谨言慎行。
为自己,也为欢哥儿。
有了前面的铺垫,李稷被册封太子,众望所归,君臣一片和谐。
唯一不高兴的是太后。
太后已经许久没有公开露面了,大典过后,欢哥儿和皇上一起去她宫里拜见。
因为大典过后还有宴会,太后若是不出席总说不过去的。
看着如今已成父子的二人,太后心情十分复杂。
“孙儿拜见皇祖母。”
李稷跪在地上行了大礼,不叫太后改口叫皇祖母。
这一声皇祖母把太后叫得红了眼圈。
她和皇上置气很久了,可面对李稷她硬不起心肠来。
偷偷擦了擦眼角,亲自起身扶着李稷起来。
“好孩子,起来吧。”
李稷锦袍玉带,鎏金发冠,更加衬得他颜如冠玉、矜贵清雅、气质卓然。
看得太后心满意足,心中忍不住赞一声好一个李家好男儿!好一个大启好太子!
“皇祖母,今日天朗气清,御花园中桂花飘香,菊花也陆陆续续盛开了。皇祖母已多日不曾出门,孙儿陪您出去透透气散散步可好?”
李稷温润如玉,说话的声音柔和又好听,太后心中一片熨贴。
都说好颜值能让人心情愉悦。
诚然不假!
面对孙儿的示好,太后多日的郁结莫名其妙地消散了。
有这样出类拔萃又听话孝顺的孙儿也不错。
比起不听话又骗自己的皇帝来,简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好!都听你的。”
太后心情一扫阴霾,脸上的慈祥和蔼全都回来了。
不过仅对好孙儿。
她扭头瞪了一眼抬脚准备跟上的皇上,冷冷道:
“你!不许跟着!看着就来气!”
原本,皇上见太后眉开眼笑,还以为她已经原谅自己了。可被太后这么一呵斥,心中还是十分委屈。
明明主意全是李稷出的,怎么到头来受伤的总是他?
罢了罢了,李稷也是为他扛下了所有。
这一切都是他欠稷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