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饭,装备处的会议室。
许大茂召集装备处的领导班子,开首次班子会议。
“周老师、王老师,聂大姐,大家好。组织上安排我这个小年轻来担任咱们装备处的处长。让我是受宠若惊啊!
论学历,周老师、王老师,您二位是海归博士,我许大茂大学都没上。
论资历,聂大姐是参加革命十多年的前辈,还历经战火考验。我许大茂刚参加工作不到四年。
所以,让我来领导大家工作,我真的是汗颜!”,许大茂一开口,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许处长,你过谦了。来装备处之前,组织上已经跟我详细介绍了你。
你虽然年轻、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你做出的成绩,可是非常了不起!
你说我跟敏昌是博士,你没上过大学。可是我从钢院和工院的学友那里听来的,他们对你的评价,可是相当高呀!
短短三个月,你就从一个对机械、装备、材料,基本是零基础的门外汉,成为了一位堪比专家的资深人士。
他们说你现在机械类、材料类的学科水平,实际已经不低于他们学院的任何一位学生,甚至能达到硕士以上的水平。
更不用说,在此期间,你还自学了俄语和英语。水平也是相当的高,都可以看得懂那些专业的外文技术资料,能跟老大哥专家组自由交流。
他们跟我说,这辈子就没见过像你这样学习能力、领悟能力这么强的人。
好几次,他们都想扒开你的脑子,看看是怎么长的。呵呵。”
第一副处长周翰祥,说了一大串,对许大茂的评价可是不低。
“对,翰祥说的没错。许处长,他们对你的评价,我们可都知道。
还有,轧钢厂新项目部装备安装、运行过程中,你提出的那么多合理化改进建议,现在已经是咱们很多援建项目的样板案例了。
轧钢厂新项目部能够顺利建成,并快速形成生产力。你功不可没。
这就是你,一个高中学历的执行主任的水平。可不比有高学历的专家逊色。”,第二副处长王敏昌,笑着补充道。
“就是,许处长。”,内务主任聂斌也跟着说,“我第一次知道你,就是听你创作的那首《错位时空》。
后来,你又写了《我和我的祖国》、《好日子》、《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这么多脍炙人口的好歌。
这些歌,我们可都很喜欢,还都会唱呢!”
“还有,你前几个月,给咱们组织采购回来的那些先进设备和技术资料。可是给咱们那些重点项目解决了燃眉之急。
尤其是那两套7090,更是给咱们科研工作解决了大问题。”,周翰祥又说道。
“哎呀!老几位。这些真的都是我干的?我自己怎么都不知道,我还这么厉害呢?”,许大茂故意装作一无所知。
这几位也是知道他是故意在搞怪。于是很配合的齐声道,“呀!你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