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民想发展那就绝对离不开他们的提携,那不好思议,你没有能力人家能看在交情上帮助你一次,但绝对不能次次都帮助你。
你有能力了,那别人伸手拉你一把,那就是顺手的事情,以后说不定你也要给出一定的回报的。
听完王卫民的话,乔雅和罗沂生都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他们从小见识到这类事情太多了,而且他们就是靠着这些奇迹走到现在的。
所以没有比他们更了解基层百姓的情况。
“卫民,你说的不错,其实很多人都忘记了,我们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他们内心的期望,尤其是对子孙后代的期望。”罗沂生点头赞同。
乔雅接着说道:“嗯,其实这些事情,我们都见识过的,我们今天能坐在一起喝茶,不就是因为这些吗。”
“是啊,看着吧,只要这个灾年一过,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事,虽然老百姓的日子还是会比较困难,那以后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王卫民眼神中有着期待。
这些事情王卫民的都是经历过的,在后世的很多报道上都能看到的,后面的农村出河工的那是每年都有的。
一到了冬天那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壮劳力在农闲的时候,去义务做这些事情。
而且是那种从此吃的到喝的,就连柴都是自己带的。
就这么义无反顾,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才有了腾飞的基础,这些在后世大家都是知道的。
在前世王卫民去了苏北旅游的时候,看到那真的全是良田,后来搜了一下才知道,这事情一直做到了90年代。
从今天开始算的话,那就是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这是多大的毅力,和多少的期盼啊。
乔雅随后继续说道:“这些事情,其实一直在做,只是我们这些人在城里没有看到罢了。”
“肯定的,这些事情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要做的,即使我们条件再好。”王卫民点了点头。
“哎呀,不说这话题了,这也太沉重了,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走到那个位置,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事情。”罗沂生笑着说道。
王卫民和乔雅两个人点了点头,笑了笑。
随后罗沂生看着两人,好奇地问道:“你们还没告诉我,你们到底是怎么认识的那,我实在想不明白,你们两人能有啥交集啊。”
王卫民和乔雅两人笑了笑。
王卫民笑着说道:“其实挺巧的,我们总共就见过两次面哦,只是乔雅姐给我留的印象挺深的。”
“第一次是在图书馆,那时候我刚刚上班,报道,我去借书正巧一本书我和乔雅姐两个人都看上了,当时没记错的话,是乔雅姐先拿到手的。”
乔雅笑着点了点头:“是这么回事,当时感觉挺好奇的,还有就是当时卫民看我的表情,我还以为他是啥坏人那,借完书我就立刻离开了,谁知道他后来追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