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利川轮是川江遇险沉没的第一艘中国籍轮船。1914年,川路轮船公司在重庆白象街成立,选择了上海求新造船厂,打造浅水轮两艘,当年10月接回川江。其中一艘取名“利川”号,与1898年第一艘成功首航川江的轮船同名。
民国三年春,白象街码头旌旗猎猎。川路轮船公司新造的\"利川\"号汽笛长鸣,惊起一滩鸥鹭。这艘以川江首航功臣命名的浅水轮,此刻正载着满舱蜀锦与盐巴,在众人期盼中劈开青滩的浪头。
\"要我说,这铁壳船就该叫镇江龙!\"大副老陈抚摸着斑驳的船舷,铜铃眼里泛着光。他身后,十二名船工正将最后几筐桐油搬进底舱,粗布衣裳早被江水打湿成深褐色。
谁料天公不作美。二月枯水季刚至,\"利川\"号便在云阳城外栽了跟头。螺旋桨撞上暗礁那日,江水冷得刺骨。老船长攥着舵轮的手青筋暴起,眼睁睁看着船尾泛起血沫般的铁锈。从重庆请来的洋匠人叼着烟斗,在机舱里捣鼓了半月,临走时撂下句话:\"这破船再敢跑滩,老子名字倒着写!\"
可川江上的买卖哪等人?三月初七晨雾未散,\"利川\"号再次启航。老陈特意在龙骨贴了道符,船头插着香烛。秭归泄滩的漩涡像张开的巨口,船工们光着膀子吼号子,纤绳勒进肩头血肉模糊。
\"左满舵!撞角压水!\"老船长的嘶吼被浪涛撕碎。话音未落,船底猛地一震,二十多个窟窿同时往外喷水柱。暗礁如利齿咬住船身,江水瞬间漫过脚踝。船工们慌了神,七手八脚拖来三条木船,用麻绳将船舷捆成粽子。
整整七天,利川轮在激流中打转,成了江神爷的活祭。老陈蹲在桅杆下抽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灭,映得他脸上沟壑纵横:\"这趟怕是要交代在这儿咯。\"
四月十日,春汛突至。本该枯坐等死的众人,眼见着江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涨。暗礁被浑浊的浪头吞没,固定船身的麻绳相继崩断。老船长最后看了眼倾覆的罗盘,突然抄起斧头劈断缆绳:\"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