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某个人大学是学音乐的,而且也是走的推免的路子,里面有多少猫腻就不用多说了吧,但是人家在大学阶段,搞了一项研究,那就是音乐对于服刑人员的心理疏导作用。有用没用不知道,反正发到了法学顶刊上,并且被各大法学评论多次引用,最后某个监狱还实际应用了,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作用。
实际上,这篇文章就是胡编乱造的,传到欧洲之后,某个知名音乐家严格按照论文里的要求进行了作曲和编曲,但是那首曲子很难听,作者自己都说,自己都没有勇气去听第二遍。但是人家就凭借这篇论文,拿到了推免,然后法学博士学位到手,在知名事务所混上几年,和媒体朋友打好交道,一个必胜的案子编纂一下成为逆风翻盘,吃人血馒头的事,描述为为了公平正义。嘿,你猜怎么着,人家从知名律师一路干到了联邦议员。
但是法学这东西有地域性,所以在国内没啥市场,别的专业可没有什么地域限制,所以从八十年代开始这种人就大有人在,钱权交易,国外镀金,混个学历,然后走人才引进计划,迅速登上高位,然后在自己家人的帮助下平步青云。某人去国外留学,一句外语都不会说,窝在宿舍打了九年魔兽,不还是凭借博士学位,走高端人才引进,一回来就是国企中高层吗。这就是学阀政治和权利继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他领先世人五十年可不是白说的。
但是推荐信制度那么先进,怎么能让外国人专美于前呢,一些高门槛行业早就有人引进这种先进制度了,比如医学,对不对。毕竟大家也知道,虎父犬子的时候也不少。人家一家的关系都在这个行业,自家孩子肯定还要走这条路啊。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权威单位,站出来提供一条合法的推免路子就行,其他问题自然有人帮忙解决。但是这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们不用给外国人送钱了,可以在自己家就能解决,甚至可以不用花钱,肥水不流外人田,功德无量啊。
利用推荐获得入行资格,然后在一线混几年,做点成就,必须写个行业指南之类的东西,就可以直接空降到别的医院直接担任科室主任,走的自然是人才引进。到这一步,人家就已经完成了从一线到行政的转变,至于以后怎么走,就看家里能推到哪一步了,难不成还要看他个人能力啊。
至于有人害怕自己会不会碰上这种人,只能说,碰上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第一人家在一线时间短,而且在一线的时候基本都会有人兜底,毕竟,就这么几年一线经验,要在弄出什么学术污点来,面子上也不好看不是,以后怎么提升,而且人家就在一线这几年,还得忙着做政绩呢,哪有那么巧让你碰上。只能说,改革可能只需要几场会议,但是革命无不从流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