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往后可能还会有人想要刊登这种结婚消息,作为留念,最多的就是当地的几家报纸,您要是方便的话,到时候我再联系。”
可以收钱刊登这种消息,大家都会很乐意,还不用发愁每天都写什么内容了。
毕竟这可以归结成民生板块,也是符合规定的事。
对方连连点头,周婉就是生财有道,随口一条就是钱。
他打开报纸,有一块地方是专门贴留言的,比如谁和谁断绝关系,或者哪两个发生纠纷,但这些消息也不多,这块版面填不满。
现在要是每天接20条的登报消息,100字以内,一条2分钱,一个月还有12块。
周婉指了指报纸中缝,“你看看这种地方,这么窄,文章也放不下,要不你留给我,我往后上新衣服,在你这发。”
两人谈妥了合作之后,周婉决定把中间这个地方,发展成自己的广告位。
毕竟之前报纸中缝,就是固定的大字,没有实际内容,现在算是双赢。
“厂长!”万俟松开着一辆货车,拉着货物到了那,已经在等人了。
后面车厢里,跳出两个人来,两名搬运和衣服一起过来的。
这些是这段时间,周婉让工厂的人日夜加班,赶制出来的衣服。
一批女士风衣,有军绿色、驼色、白色,面料也是工厂生产,和部分军装用的是一样的工艺,只是染色不一样。
所以摸着厚实,版型特别实用,穿上虽然和军装不一样,但架不住有些人,就想要靠着这种衣服圆了军旅梦。
要不然,也不能军大衣和军帽、军用背包、军用水壶等等,都是这个年代最抢手的货物。
果不其然,售货员一看见风衣,简直爱不释手。
“你们送货的时候,怎么外面还有个袋子?还有衣服上这个卡片是什么?”
她们在后门送货的时候,服装柜台的人几乎都过来了,想看看这批都是什么衣服,仓库的人还在点数。
周婉展开一件,外面用的是类似米面口袋那种材质的包装,上面贴着胶贴,标明货号和颜色等等。
“每一款都有编号,这样从外面就不会认错,不至于找错了,前三位是货号,后面是颜色。”
周婉简单讲了一下,又指着衣服上的标签,“这可是我们花了大价钱,穿上去的,只要去掉了就再不能装上,出售的时候有这个就证明是新衣服。”
一番讲解,让那些人大开眼界,还能这样。
“这东西售价多少?我也想要,这个军绿色的,太好看了,显得人很精神,也不压个子。”
好几个售货员爱不释手,搂着都不肯放下。
“这个白色的也好看,搭配衣服穿好特别,而且我喜欢浅颜色,不同颜色价格一样吗?”
周婉连忙解释,“一样的,进货价格一样,你们之前说是一共200件,每一件15元,没错吧。”
200件?
对方又不傻,连忙摆手,“你们车上那么多,得多给我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