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十一年(1218年)十二月十五日,蒙古大本营,曲雕阿兰。
冬日的北风,呼啸掠过辽阔的草原。厚重的积雪覆盖大地,羊群紧缩成团,牧人缩在毡帐里取暖。然而,在蒙古帝国的王帐中,气氛却如火炉般炽热。
铁木真端坐在毡帐中央,手中拿着刚收到的大宋回信。信的落款,正是辛弃疾。
“父汗。”托雷低声道,“信中写得很明白:大宋愿意与我们结盟,但条件是要拿回从北到燕云十六州的全部中原疆土。”
铁木真将信缓缓放下,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呵,中原人,终究忘不了他们的土地。”他轻声自语。
术赤走上前一步,神情坚毅:“父汗,这条件你打算答应吗?”
铁木真勾唇一笑:“中原之地,我们何时真正放在心上过?对于我蒙古来说,草原、草场、河流、牧场,才是根基。至于分配——等打完金国再说。”
帐中响起一阵低笑,带着铁血般的默契。
“来人,召集诸将!”铁木真高声命令。
很快,帐门掀开,蒙古最强大的将领们鱼贯而入,雪地上的脚步声沉稳而有力。他们是蒙古未来的钢铁之柱,是能将骑兵之威扩散到欧亚大陆的战神之列。
——术赤,长子,沉稳睿智,有领袖风范;
——察合台,次子,刚烈严酷,纪律森严;
——窝阔台,三子,豪爽果敢,战场上的统帅之才;
——拖雷,幼子,骁勇善战,骁骑之中杀神一般的存在;
——木华黎,宿将,老成谋国,统筹全局;
——博尔术,亲信,骁勇绝伦,铁木真最信赖的冲锋之将;
——速不台,少年将军,战场上的闪电,令敌人闻风丧胆;
——博尔忽,忠勇直率,擅长守城与突击;
——赤老温,老谋深算的外交与军务之才;
——忽必来,猛将,号称蒙古的“狼牙”;
——者勒蔑,统筹军需后勤之能臣;
——哲别,蒙古第一神箭手,斥候、游骑、追击的灵魂。
帐中瞬间沸腾。
“大汗!”众将单膝跪地,齐声应道。
铁木真环视众人,目光炯炯:“南方的大金,已召集诸国联军,要一并攻打大宋与我蒙古。大宋,已与我们结盟。”
窝阔台眼神一亮:“父汗,我们什么时候开战?”
铁木真缓缓起身,走到帐门前,掀开毡幕,看着遥远南方的天空:“不久。”
木华黎沉声道:“大汗,如今之策,当立刻调集兵马。金国虽有西方诸国,但他们彼此离心。若我们北上扰其后方,南宋从南面出兵,金国必然首尾不能相顾。”
铁木真点点头:“木华黎,你为我统领主军,速不台、哲别,随你南下。”
木华黎抱拳:“谨遵大汗之命。”
“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铁木真目光一转,“你们分别镇守西线、东线、北线,防备花剌子模、契丹、乃蛮诸部的反扑。”
“诺!”四子齐声答应。
铁木真脸上绽出一丝冷笑:“等南宋和我们一起逼近中原,到时,大金顾得了东,顾不得西;顾得了西,顾不得南。等到那时,我们再分天下,不迟。”
哲别咧嘴一笑:“大汗放心,我的斥候早已探入金国腹地,只等一声令下。”
博尔术攥紧拳头:“我等已久!”
速不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血与马蹄的盛宴,终于来了。”
拖雷一脸肃穆,低声:“我要让金国人记住,我托雷,是草原的噩梦。”
者勒蔑微笑:“我会为你们备好粮草辎重,让大军如闪电般席卷南方。”
当夜,蒙古大军开始调动。
草原上的营火,连成一片浩荡的星海,战马嘶鸣、铁蹄踏雪,银甲在篝火中闪闪发光,空气中弥漫着即将出征的血腥气息。
铁木真站在高岗之上,风卷起他的发辫和皮裘。他举起右手,缓缓握成拳。
“去吧。”他低声喃喃,“去告诉南宋——我来了。”
南方,大宋临安。
郭靖、辛弃疾、赵扩、李寻欢、楚留香、西门吹雪等人,正整军备战。
北方,蒙古草原。
铁木真、木华黎、速不台、哲别、托雷、术赤等人,已经勒马南望。
而在中原的夹缝中,金国正举着联军的旗帜,蠢蠢欲动。
一场席卷欧亚大陆的巨战,已然在冬日的风雪中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