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抬眼,余光瞥见方正,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
先前,方正声称掌兵五年,若能胜过自己如同宰鸡屠狗,太祖并未放在心上,也不相信他能做到。
但此刻他开始动摇了。
看着下面被激励得嗷嗷叫、被说得义愤填膺的士兵,那股冲天的斗志和滔天的战意,与自己训练时的氛围简直是天壤之别,仿佛换了另一批人一般,这让太祖的骄傲遭受了沉重打击。
刘基注意到了这一变化。
原先李渊本想刁难一番周颠,但周颠不但主动现身,还对他道出了一番别有深意的话语。
“殿下步伐如龙似虎,额角高耸入云,真是天生的明君之相啊。”
“更预言您到了四十岁左右,胡须将会垂到肚脐,到时甚至可以登基称尊。”
李渊听后内心大悦。
从这一刻起,他彻底信服了周颠的才能。
为了验证其能力,他让周颠替自己手下的将领看相,果然发现其中有不少具备“公侯将相”潜质的人,比如李靖、秦琼等人赫然在列,这也正是为何李靖加入不久便被委以重任的缘由。
李靖可是未来的大将之才。
他怎能不加以重用?
提前拉拢?
周颠摸着胡须,表情显得颇为严肃。
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始终注视着李世民,自从李世民到来之后,他的注意力便全集中在对方身上,仔细端详着他的面相。
只是李世民的面相与他以往所见完全不同。
赤红!
犹如一轮烈日。
他开始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或许是阳光太过强烈,让他一时眼花,人怎会像一轮红日呢?
然而等到霞光消散后再次审视,李世民依然全身散发赤红之色,仿佛滴血一般。
但这红光并不刺目,反倒十分柔和。
这种感觉异常奇特。
这是他从未遇见过的情况。
周颠的瞳孔在夕阳映照下同样泛起丝丝红光。
许久。
周颠才下意识地吐出两个字。
“望帝!”
听到这两个字,李渊眉头一皱。
他猛然转头看向周颠,厉声问道:“周颠,你刚才说什么?望帝?你是说这李世民日后会……还会称帝?!”
房玄龄也被周颠的话惊得愣住。
“帝”这个字可不是随便能说出口的。
朱权已是颇有雄心的人了,若是再出现个“怀帝”,那么岂不是意味着,等太祖驾崩后,大周会陷入纷争,再次进入诸侯割据的局面,但这怎么可能呢?
大周国运正盛,怎会衰败到这种地步?
朱权也满是不信。
如今的大周对军权控制得极为严格,兵权大多集中在五军都护府,也全都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外人根本插不上手。
而且大周国运正盛,丝毫不见衰败的迹象。他虽有野心,但也只是期望在兄长朱标去世后,能得到父皇的看重,被立为太子,并未想过将来天下大乱,自己起兵平乱,重新整顿天下。
袁忠缓缓闭上眼睛,神情逐渐清晰。
他苦笑着说道:“殿下误解了,我所说的怀帝,不是殿下所想的‘ ** ’,而是秦之白有‘怀帝’之心。”
“传说古代蜀国有位国君叫怀帝,此人勤于治国,当时的蜀国国君是从帝,从帝起初为蜀国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情,但后来开始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再听取臣民的意见,也不再体恤百姓的生活。”
“怀帝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从帝恢复理智,治理好国家。”
“因此一心想要劝谏从帝。”
“只是未能成功,最后祈求上天,化作了一只杜鹃。”
“从此不停地高声鸣叫着”
“百姓重要啊!百姓重要啊!”
“怀帝并无‘称王称帝’之意,只关心‘民心’。”
“我不知道秦之白是不是‘怀帝’,我只是看到他周身一片血红,如同杜鹃啼血一般,让我想起了古籍中提到的‘怀帝’,这才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
朱权目光微垂,没有放松警惕,继续追问:“他真的没有 ** 之气?”
袁忠答道:“没有。”
“怀帝,怀帝,或许之前他有机会,至少是有资格称帝,但现在已经到了杜鹃啼血的地步,自然不会再有 ** 之气了,有的只是百姓的疾苦。”
“这是一位空前绝后的百姓之圣。”
李昭对着赵长川拱手行礼,神色恭敬。
赵玄德和陆青岩彼此对视,眼神中满是疑惑。
百姓中的圣人?
世间真有这样的奇人?
赵玄德也被李昭的话弄得有些忐忑不安。
他狐疑地打量着赵长川,却看不出此人有何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