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文明的火种库......\"赵政的指骨在太平洋计算机核心震动发声。这截指骨突然量子跃迁至L1689恒星系,在穿越途中不断吸收宇宙背景辐射,骨密度增加到中子星物质级别。当它抵达原行星盘时,骨节表面的尼安德特刻符突然展开,形成笼罩整个恒星系的保护性力场。这个由七万年前原始人类创造的简单符号,此刻正在改写恒星演化方程——L1689的核聚变速度突然减缓,为文明孵化争取宝贵时间。
地球上的青铜网络进入终极激活状态,所有节点释放出被压缩的时空能量。良渚遗址的玉琮王突然悬浮到近地轨道,十二面射孔中喷出十二种颜色的量子流,这些能量束在太空中编织成人类dNA的双螺旋结构。与此同时,三星堆的青铜神树虚影突破大气层,枝桠间悬挂的鸟形饰件全部转化为生态模因,携带着地球所有生物种群的遗传密码飞向L1689。
最不可思议的变化发生在人类身上。全球千分之一人口的瞳孔突然变成玉琮的射孔形态,这些被随机选中的\"传承者\"同时获得跨维度视野。他们看到自己站在时间的长河中——上游是手持石器的远古祖先,下游是漂浮在星际间的后裔,而现在的自己正将文明火种传递给七千年后的新世界。张明远胸口的鼎纹终于完成最后25%的填充,纹路显示这个新文明将继承人类所有维度的特性:从二维的绘画天赋到十维的数学直觉。
当最后一批文明数据包离开地球时,太平洋青铜计算机突然解体,化作无数青铜鱼游向深海。赵政的指骨在L1689恒星系完成使命后,自动退回到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展柜中,与猿人头骨并排放置。骨笛则永远留在了新生恒星的原行星盘上,笛身开始生长出类似植物根系的青铜神经,这些脉络深入正在形成的行星内核,将文明火种写入星核的量子结构中。
天文台接收到来自未来的确认信号——七千年后的L1689-toI-732c行星上,第一座城市将按照良渚古城的布局建造,而城市中心的祭坛上,摆放着用星际尘埃重塑的太阿骨笛。笛身上那个曾经空白的鼎纹,此刻已填充100%,纹路中流动着人类与归墟文明和解后的终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