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人才选拔启幕(2 / 2)

为了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王柏亲自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流程。首先是初审,由各地举荐的德高望重之士对报名者进行初步筛选,考察他们的基本素养、品行操守;接着是笔试,涵盖了经史、策论、技艺理论等诸多方面,全面检验报名者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最后是面试,王柏亲自坐镇,与应试者面对面交流,洞察他们的内心想法、应变能力与志向抱负。

初审当日,京城的贡院外人头攒动,报名者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眼神中透着紧张与期待。德高望重的评审们坐在贡院门口的临时案几前,认真审阅着每一份报名表,不时询问报名者几句,声音温和却又透着严谨。有个年轻的木匠,因紧张而说话结巴,评审们并未责怪,反而耐心地引导他,让他慢慢放松下来,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笔试之时,贡院内一片寂静,只有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书生们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地书写着自己对治国理政的见解;匠人们则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绘制着精妙的工艺图纸,标注着详细的数据;郎中们仔细分析着病症案例,开出一剂剂良方。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他们专注的面庞上,仿若为他们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面试环节,无疑是最为紧张激烈的。王柏高坐于堂上,目光威严而又不失亲和。应试者们依次进入,有的昂首挺胸,自信满满;有的微微颤抖,略显紧张。一位来自乡村的农夫,虽衣着朴素,言辞却质朴而真诚,他讲述着自己如何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经验,眼中闪烁着对土地的热爱;一位年轻的画师,展开自己的画卷,山水花鸟栩栩如生,他向王柏阐述着自己作画的灵感来源与对艺术的追求,声音中充满了激情。王柏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讲述,不时点头赞许,或提出几个犀利的问题,考验他们的思维深度与应变能力。

随着选拔的逐步推进,一批又一批的贤能之才脱颖而出。他们有的被安排进入官府,参与政务的处理,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为百姓排忧解难;有的投身于学堂,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为大乾朝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有的则进入工坊,发挥自己的技艺专长,研发新技术,推动大乾朝的手工业蓬勃发展。

而这场由王柏发起的人才选拔,仿若一场及时雨,浇灌着大乾朝这片干涸的土地,让它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下,大乾朝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大步迈进,仿若一艘扬起风帆的巨轮,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驶向未知却又充满希望的远方。

京城的夏日依旧炎热,阳光依旧灿烂,只是这光芒下的大乾朝,已然开启了新的篇章,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一路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