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咱们一起吧,你们要去哪里?”章可馨问。
周翎宁不应话,让原襄自己解决,她又不认识这几人,能交朋友就交,合不来也不勉强,她又不缺朋友。
原襄道:“下次再约,回见哈。”
说罢,跟着周翎宁上了她的马车,留下风中凌乱的四个人。
“阿宁,你这马车不错啊,外面简朴,里面布置的倒是挺好。”原襄惊讶的看着马车内的装饰,软榻,茶桌,书架等一应俱全。
虞仆给两人倒茶。
周翎宁喝了一口,道:“上次带郡珺出宫,就用的这个马车。”
原襄深以为然:“男儿家弱不禁风,确实应该考虑周全,我带表弟他们出来,总要带马车的物件,连水都要提前装好。”
“哈哈,是这样。”周翎宁点头。
原襄摸摸头:“刚才,不好意思啊阿宁,我不知道我表姐她们那样,我和她们出去过两次,没发现她们会歧视人。”
“没事。”周翎宁不怎么把陌生人放在心上。
“我爹多年没回来探亲,所以很喜欢这两个外甥女,她们也经常去我家,每次都需要我接待,她们想见我娘,但我娘太忙了。”原襄解释着:“要是知道这样,我就不带她们出来了,还不如去找我娘呢。”
周翎宁只笑不搭话。
“她们那两个朋友也是奇怪的很,不像是朋友,反倒是上下级,凡是我表姐没说话,她们仨就不敢应声。”
原襄吐槽:“你说都在书院学习,身上又没有官职,玩什么官场那一套,想想就烦,我当初在武江郡刚当职的时候,几个老家伙就是这样,面上说的好好的,背地里使绊子。”
周翎宁道:“她们不知道你娘是谁?”
原襄骄傲的抬起头:“当然不知道,我可不想靠我娘做什么,我要依着自己的本事得到陛下的重用。”
“啪啪啪。”
周翎宁鼓掌,称赞道:“好志气。”
原襄忍不住笑起来:“哈哈哈。”
“女君,您想往哪里去?”驾车的马妇问。
周翎宁问原襄:“你想去哪里?”
原襄摇头:“我对京城不熟悉,这几天,我那表姐只带我去什么茶楼,书馆,待的我浑身难受。”
“哈,”周翎宁笑了声,道:“快中午了,咱们去镜湖用饭吧,湖上有廊桥,可以在上面吃。今年没下雪,湖上可以划船,咱们也可以坐在船上吃。”
“好哇,我没去过。”原襄道:“在北疆时,冰天雪地的。武江郡天气虽好,但我官职在身,又太忙,还没好好玩过呢。”
“走,去镜湖。”周翎宁道。
车内的虞仆把地点告诉马妇,马妇驾车前往。
“你经常去吗?”原襄好奇问周翎宁。
周翎宁道:“不经常,说真的,我也就去年去过两三次。”
“家里管这么严啊,”原襄一脸同情:“不过严师出高徒,你看我,就是小时候没好好学,现在只能当个武官。”
太平盛世,武官没文官好晋升啊。
周翎宁笑道:“各有所长。”
原襄点点头,打了个哈欠。
“怎么了?没睡好?”周翎宁问。
原襄揉揉眼:“还好,睡够了,就是……”
她顿了顿,决定和好朋友分享一下。
往周翎宁那边凑了凑,原襄道:“阿宁,真不是我不识好歹,你看我娘就娶了我爹一个,人人夸赞,现在我不过纳了个小侍而已,有那么十恶不赦吗?”
周翎宁挺意外的:“咋了?不行吗?”
“也不是不行,我给你说,你别给别人说啊。”原襄道:“本来呢,我去武江郡这事……然后,我纳了怜枝,我爹也同意了,他离得远,管不着我。”
“怜枝平日里挺安分的,这次回京我就带着了,然后我爹也不知道看他不顺眼还是怎么了?整日罚跪,然后让他伺候,滚烫的茶水让他端着,动都不能动,他过的还不如普通的洒扫虞仆呢,你说我爹这么磋磨人是干什么呢?”
周翎宁小声问:“是你那个小侍说的,还是你看到的?”
“有我看到的,也有听他说的,但是不管怎样,他腿上跪出来的印子和手上的烫伤总做不得假吧?”原襄耸肩。
“你没问问你爹?”周翎宁道。
“提过,但是一提我爹就说后院的事不让我管。”
原襄真的很无奈啊,毕竟是她收房的人。
周翎宁也想不通:“那是为什么?”
原襄叹息:“难不成是因为我娘后院只有我爹一个,他想为未来儿婿清理障碍?这大可不必啊。”
不都是照顾伺候她吗?
“我娘是有个好名声了,外面人知道我有个小侍都挺惊讶,至于吗?”原襄道。
“如果不是我,普通的女君纳个侍都很正常吧?怎么到我就奇奇怪怪的,难不成我还要女随母便,也守着一个人过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日子?我不喜欢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