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王文尧疑云暗起谋漕运,众好汉怒火高燃讨血债(2 / 2)

随即又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详细讲给王文尧听。

王文尧听后,大脑慢慢回忆起来,印象中觉得是有这么一回事。

但是还是劈头盖脸的对王管家骂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王管家心里委屈,但又不敢说什么,只能跪在地上认错,随后在王文尧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后又退下。

王文尧望着王管家离去的背影,又转身进入房内,看着房内熟悉的陈设,轻轻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但愿是我想多了吧,哎,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两天眼皮老是跳,总感觉要出点什么事。

但愿菩萨保佑,让自己能够平安顺利地到达东京。”

说完,他缓缓走进卧室,关上了房门后坐在床上,屋内的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照着他那若有所思的面庞。

……

而此时,正值盛夏,清风山上却透着丝丝凉意,枝叶在山风轻抚下沙沙作响。

花荣站在聚义厅前,抬眼望向山林间缭绕的薄雾,心中满是运筹帷幄的笃定。

二叔花勇因近来过度操劳,再加上不慎着凉,身体一直时好时坏,已无力处理山上大小事务。

重担便落在了李助肩上,好在郑天寿、萧让和金大坚常在一旁出谋划策、协助操持,才让李助这个才上山没几天的“生手”能够勉强应付。

李助也不负所望,正式挑起军师的职责,将各项事务逐渐打理得井井有条。

待众人齐聚,花荣扫视一圈,看着这些生死与共的兄弟,心中暗自得意。

如今,自己麾下李助足智多谋,担任军师出谋划策;杜壆、石宝和孙安,皆是能统兵作战的帅才,指挥千军万马不在话下;猛将糜貹,冲锋陷阵,锐不可当;更有郑天寿、萧让、金大坚等众多兄弟,各怀绝技,辅助左右,自己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孤立无援的“光杆司令”了。

众人依次入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花荣身上。

花荣神色凝重,缓缓开口:

“我花家世代忠良,一心报国,却被这腐败的官府逼上了清风山。

这其中,青州通判王文尧和知府慕容彦达,就是罪魁祸首!

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说到此处,花荣紧握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的火焰。

他稍微停顿,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

“据我得到的可靠消息,王文尧明日就要升迁回东京任职了。”

这话一出,厅下顿时炸开了锅,兄弟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满脸愤怒,挥舞着拳头;有的眉头紧皱,低声咒骂;还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花荣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接着说:

“我们与王文尧的仇恨不共戴天!

上千兄弟和彪叔,皆是因他而死,这笔血债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们决不能放任他就这么大摇大摆地离开。

而且,情报还说,王文尧此次返回东京,竟搜刮了价值百万贯的民脂民膏的金银,要一并带走送给赵官家,用来作为置办花石纲的花费!

这些可都是青州百姓的血汗钱啊,怎能让他得逞!”

花荣的声音愈发激昂,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

就在王文尧在府邸中忐忑不安地谋划着行程变更,担忧着未知危险的时候,花荣与清风山上的兄弟们已然在聚义厅中热血沸腾地立下了复仇与截财的决心。

一边是官场老油条为求自保的谨慎周旋,一边是绿林好汉为正义和仇恨的蓄势待发,两方人马的命运轨迹,在这看似平常的夜晚,悄然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在青州的山水之间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