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宋失去燕云十六州后,少了养马地,需要的战马都靠去北方贩运回来。
因此,一旁的李懹兄弟几个,看着杜壆的这一番操作,只觉得晕头转向,一头雾水。
就在李懹准备上前去询问杜壆对他们兄弟几个的处置的时候,杜壆已经将眼前混乱的场面收拾得妥妥当当,一些损坏的车辆也已被士卒指挥留下的民夫修补好,实在无法修补的也将车上的财物放在了战马背上,准备一并运走。
杜壆正准备率领麾下众人,押着王文尧,带着这巨额财物朝清风山方向返程。
这时,杜壆之前派出去的探马骑着马匆匆赶回,气喘吁吁地向杜壆报告:
“禀杜头领,寨主率领李先生他们过来了,我往回赶的时候,他们离咱们已经不到五里地了。”
原来,杜壆下山后,花荣便命人通知石宝和孙安带兵回山。
二人听传令兵说王文尧改走漕运,顿时火冒三丈,将王文尧祖宗八代都拉出来一顿大骂。
这一次为了抓住王文尧,他们使出泼皮的招数才抢来任务,并在前一天晚上就带兵前往预定地点埋伏。
这时节天气闷热难耐,山间蛇虫鼠蚁又多不胜数,石宝和孙安带着麾下兄弟,在这儿受了一整晚的罪,此刻心中的怒气都一股脑儿地发泄到了王文尧身上。
随后两人一合计,便派人向花荣传话,表示想去追击王文尧。
花荣得知后,与李助商议。
他们觉得让石宝和孙安跟在杜壆后面去追击倒也是件好事,等杜壆成功截获王文尧后,还能帮忙转运战利品,便同意了二人的请求。
花荣是个胆大的主,李助是个闲不住的人。
这二人打发走了传令的兵卒后,见山上暂时没什么事务,二人便商议也下山去看看,顺便出来透透气,最后便与石宝、孙安带领的步卒会合,从后面赶了过来。
石宝和孙安一路上都担心来晚了,杜壆的骑兵营把好处都占尽了,所以一直不停地催促麾下步兵加快行进速度。
为了节省时间,二人还专门挑选一些小路前行。
这可把下面的兄弟们折腾坏了,幸亏清风山的训练和伙食跟得上,这才没有一名掉队的士卒。
李助见状,害怕这样赶路会降低士卒的战斗力,想要劝阻二人,却被花荣拦住。
花荣轻声对李助说道:“军师,先别当着他们手下的面说,等事后回山,咱们私下再和他们谈这事。”
就这样,石宝和孙安一路赶来,可还是晚了,杜壆的骑兵营不仅把肉吃完了,还把汤都喝得一干二净,最后连他们吃肉喝汤的嘴巴都擦抹干净了。
因此,当石宝丢下兵卒交给孙安,率先一步和花荣他们赶来的时候,石宝一见到被杜壆捆着扔在车上的王文尧便气不打一处来,心里都忍不住骂道,你这混蛋为什么不多坚持一会儿呢?
花荣见到骑兵营这么快就把事情办得这么干净利落,并且一打听,还没有一名士卒受伤,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于是对杜壆说道:“杜兄弟这是首战告捷啊,这一营青州兵马,外加数百民夫居然全拿下了,兄弟们还没有任何损伤,当记首功。”
杜壆听闻花荣此言,脸上顿时泛起一抹赧然之色,下意识地挠了挠头,语气满是谦逊:
“哥哥这话可折煞小弟了,小弟怎敢贪此功劳。
实不相瞒,小弟赶来之时,这帮青州兵马已然被人收拾妥当,小弟不过是跟在人家后头捡个现成便宜罢了。”
言罢,他伸出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李懹等人。
花荣闻言,随即抬眸望去,只见六位陌生汉子在一旁呆立着,神色间满是局促,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其中领头那个似乎看着比较脸熟。
花荣还没来得及开口,身后匆匆赶来的李助,陡然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懹儿!懹儿!”
那声音饱含急切与惊喜,瞬间打破周遭的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