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兵哈哈大笑,喝道:“同去,同去!枉活几十年,都不如今夜快活!”
代王府众人提心吊胆等了约一刻钟时间,只听门外嘈杂声离开王府,火把之光也消失不见。王府锦衣卫千户悄悄打开侧门,在门前气死风灯的照耀下,只见张文锦仰面朝天倒在地上,身上几个大洞,血水还在汩汩流淌,便吩咐手下军兵用一条锦被裹住张文锦尸体送去察院,再令仆役冲刷台阶。
代王哆哆嗦嗦坐在书房里,听锦衣卫千户汇报完毕,问王府左右长史道:“两位先生,如今该怎么办?”
左长史躬身回道:“请王爷尽快禀明圣上,让朝廷解决。”
代王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天家在晋北的象征物,连声道:“两位先生现在就写奏疏,我来用印,天亮就发出去!”
代王与属官商议奏疏措辞时,又有仆役来报大同城内镇守太监府、都司府、总兵府、县衙方向皆亮起火光。
乱兵举着火把,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大同城里窜来窜去,他们冲进大同城内的各个官府却找不到人,诸位大同镇长官早已不知去向,众人喝道:“烧了,烧了,都烧了”,在大同城内的官府衙门里四处投掷火把,兴奋得手舞足蹈。
城里居民大都是军兵家属,乱兵们没有失去理智对居民区下手,反而不少居民前去粮库搬粮食,很快城内粮库被搬运一空。
大街上到处是来来往往的大同军民,闹来闹去,天色亮了起来,乱兵越聚越多,不少人身上都缠着丝绸,荷包里鼓鼓囊囊的。他们的亢奋劲过去后,在黎明曙光下不知所措。
郭巴子见状,拉着郭鉴、柳忠等人登上一个高台大声说道:“诸位,我们只是反官府,又不是造大明的反!
你们无需恐惧,只需心心相印,日后追究责任时,也不过是针对我们几个有罪之辈而已!到时候砍我们几个人的脑袋,这事就揭过去了!”
台阶下军民訇然叫好,郭巴子又说道:“你们现在去紧闭城门,莫让宣化镇或胡虏有机可乘!”
众军兵应承一声,呼朋引伴向大同各城门而去。剩下的军兵与郭鉴、柳忠同队,有人问道:“老郭,我们现在怎么办?”
郭巴子思考片刻说:“察院大狱里还关着朱振副总兵,我们请他当首领,他肯定有办法!”
众人又是大声叫好,拎着刀枪又向城北察院而去。
察院的监狱档次比府县监狱要小很多,因为察院轻易不关押犯人,要关也只关押犯官。大同前副总兵朱振因贪污被张文锦弹劾,一直羁押在察院被调查。
大明王朝的法律对官员贪污案处罚非常严格,有一个小官因账目有几两银子的差额,被关进监狱反复审查,羁押了五年都没有结案。所以朱振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出去。
但是今夜大同城里显而易见发生了大事,铁窗外火光冲天,到处是喧嚣与骚动声。朱振立刻就猜到发生了兵变。
天亮时监狱门被打开,进来几名士兵倒头就拜,口称“请朱将军恕罪”,然后把朱振扶出监狱。
朱振很明智,显然土兵不可能为了救自己而发生兵变,他来到察院衙门,只见院子里跪了一片士兵,请朱振出头领导他们。
朱振疑声问道:“张巡抚呢?”
跪着的军兵大声回道:“被我们捅死了!尸体就在察院后宅!”
朱振的心凉了半截,又赶紧问道:“那其他官员呢?镇守太监、江总兵、府尹大人呢?”
“都跑了!太监总兵参将游击知府知县,有头有脸的老爷全跑了!”
朱振再也忍不住,一脚踢翻一名士兵,骂道:“狗杀才,你们是猪呀!猪脑子,难怪读不进书!你们只须赶走巡抚即可,自有朝廷处罚他,为什么把他杀了!”
士兵面面相觑,又有人道:“朱将军,人已经杀了,下一步怎么办,请将军给俺们做主!”
眼前局面无法推脱,朱振沉思一会,恨恨道:“既然你们请我做主,我就跟你们约法三章:一不得侵害宗室;二不得劫掠府库官银;三不得杀人放火!只要你们答应这三条,我愿意带领你们,否则我现在就死给你们看!”
院子里众军兵大喜,再三叩首道:“愿听从将军!”
朱振叹口气说:“去请几位八仙来,到后宅好好收敛张巡抚吧!”
城北门的守军今日无比放松,东一堆西一摊闲扯淡,议论昨晚的兵变。只见一名军官打马过来,喝道:“开门,我要出城!”
一名士兵回道:“嘿,现在城里的长官可不多,大人是哪个营的?”
那军官一亮腰牌:“老子是代王府锦衣卫千户首领,出城去急递铺发奏疏报告朝廷!”
几名士兵过来验过腰牌,问道:“大人还回城吗?”
千户大人没好气回道:“不回城,老子喝西北风去?休要聒噪,莫耽误正事,快快开城门!”
守城士兵忙不迭打开城门,千户打马出城直达郊外急递铺,对铺兵连声道:“大同兵变,快发六百里加急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