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安遇吾遭难(1 / 2)

废弃的仓库内,最后一缕阳光也即将隐没在一侧的窗框下,安遇吾和王永江就被绑在中央的木椅子上动弹不得。

其实那伙子匪徒本是没打算抓这穿着警服的家伙的,可架不住这人倔的要命,大声吵吵着不放人就立即去警务总局叫人,逼得那为首的也只好一巴掌将其干晕给带了过来。

安遇吾看着刚刚转醒的王永江,暗道这小子的脑袋咋还那么轴呢?就不会假装害怕躲开再找人来救自己?以后可咋整?

他脑子里虽这么想,嘴上却也不好真的指责。

“兄弟,哥哥连累你啦。”

王永江使劲晃了晃脑袋,然后又张了张嘴,脸上仍感到有些火辣辣的。

好在这两年督办警务,没少跟那群年轻小伙们一起拉练,身子骨倒也不似当年读书时那么弱不禁风了。

见安遇吾目中有歉意,急忙答到。

“不碍事的,等着我的。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之中、警务总局之外,这群歹徒竟然敢绑人,真没了王法了,出去后我一定带人抓他们。”

可话音刚落,角落的小门那就传来了轻轻击掌的声音。

“王督办,你想得倒挺美啊。”

安遇吾和王永江循着声音看过去,一个掌柜打扮的中年男子从阴影中缓缓走来。

在他身后,陆陆续续跟进来了二十几人,不少人都还打着灯球火把,将原本已经暗下去的仓库照得灯火通明。

来人身材不高,体型偏瘦,抠喽眼、招风耳,尖嘴猴腮的,看人的时候会习惯性地仰起脸。

他名叫于冲汉,出身宦官之家,其父于甫筠曾任大名城通判。在甲午战争中见识到了倭军的强大后,他便心生崇拜并于两年后留学倭国,精通沙、倭、朝三国外语。留学期间还在京都给倭国人讲授过华语。

沙倭战争后回辽阳从商,并被刚成立的满铁调查科看中,逐渐发展成了专门为倭国办事的“自己人”。

在满铁特务镰田弥助的资助下,于冲汉和他的“振兴商行”在辽阳州越做越大,买卖遍布餐饮、服装、鸦片、矿业多个行当。

而州内的大小官员,上到知州史纪常、警务总局董袁金凯,下到每个巡警队的小队长,几乎都跟他有或多或少的金钱往来,心甘情愿为其的卖国行径保驾护航。

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人更是在倭国全面占领东北后,在伪满洲国中坐到了监察院院长的高位,成了大华奸张景惠的得力手下。

而他倚仗的功劳之一,便是此时在辽阳州协助满铁地质课课长木户忠太郎,夺下了大孤山的铁矿。

此时的他,可以说正是春风得意。

外有倭人撑腰,上有官员护佑,下头还有一众小弟跟随,他狂得甚至总想能找个机会尽情地喊上一嗓子。

还有谁?

所以,他看向安遇吾和王永江的眼神,没有丝毫的畏惧,哪怕一人是自己父亲的朋友,一人是警务学堂的督办。

王永江对他是怒目而视,他早就看不惯这人腐蚀巡警队的做法了,他跟他弟弟于冲文没一个好东西。

于冲汉本来只吩咐下头人去抓安遇吾,这家伙这几天带着个商人到处打听大孤山周边地皮的事,这要不收拾一下恐怕是不行了。

可没想到这王永江非要出来把横儿,手下只好连着一起给带了过来,既来之则安之吧,反正早晚都要收拾掉的,索性就一锅烩了。尽管这样可能会得罪袁金凯,不过估摸着给点钱也就那么回事。

朋友,在钱面前算个屁啊。

看到这王永江竟然还敢瞪自己,于冲汉过来就抽了他两个嘴巴。

“这是替我弟弟抽的,你个小王八羔子。你说你依仗个啥?要钱没钱、要背景没背景的,不就靠着袁金凯么?告诉你,真到了哏节啊,他还真就未必保你,还傻乎乎的把人家当亲哥呢,卖了你都还替人数钱呢,傻狍子一个。”

挨了巴掌的王永江丝毫没有露怯的意思,一口带着血的痰就吐了过去,可惜被对方给躲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