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的宋应星在郑和宝船遗址的船坞里,工匠们正用牛油浸润新伐的柚木。
当宋应星带着蒸汽机模型登上\"永乐号\"残骸时,船头的铁锚还沾着百年前的海藻。
\"额,把这铁疙瘩装在龙骨处?\"
掌墨师傅敲了敲铜制汽缸,道:
\"当年三宝太监的宝船能载两千人,如今有了这'火牛'......\"
他忽然挺直佝偻的腰背,望向远处海天相接处,仿佛看见千帆竞发的盛景。
……
次日早朝。
殿内赫然摆着缩小版的蒸汽宝船模型。
当铜制叶轮在沸水中缓缓转动,文武百官一起瞪大眼睛。
按宋应星的测算,蒸汽船日行可达四百海里,是传统帆船的三倍。
\"陛下,南洋诸国年贡不过百万两......\"
兵部侍郎的话被皇帝挥手截断。
朱厚熜指着舆图上苏门答腊的金矿:
\"朕要的不是岁岁来朝的虚礼。\"
他指尖划过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道,续道:
\"待蒸汽水师南下之日,那里的香料、白银、宝石......都要化作大明的州县赋税!”
……
一个月后。
秋末的长江口,第一艘试航的蒸汽宝船缓缓离岸。
船头供奉的妈祖像前,宋应星亲自点燃三炷香。
当巨大的汽缸发出轰鸣时,两岸围观的百姓忽然跪倒一片。
江风送来皇帝的最新旨意:
待水师平定佛朗机人,便在满剌加设立府衙,丈量田亩,开办学堂,铸行大明宝钞。
宣政殿。
御座上,朱厚熜展开郑和遗留的《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
用朱笔将旧航线延伸至更南端的爪哇岛。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永在旁研墨,看着皇帝在苏禄国位置重重画圈:
\"陛下,那里遍地珍珠......\"
朱厚熜掷笔笑道:\"珍珠算什么?朕要的是整个南海成为大明的内海。”
“让那些红毛夷知道,郑和的宝船能到的地方,从今往后——\"
他指尖掠过吕宋的银矿:\"都是朕的郡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声道。
早朝,接下来便是各地献生辰纲。
礼部尚书刘健的象牙笏板便颤巍巍举过头顶:
\"启禀陛下,应天府已将寿典所需黄缎三万匹织就,苏杭二府呈来的寿桃酥用了南海珍珠粉......\"
话未说完,便被鸿胪寺卿抢过话头:
\"俞大猷将军献来九鸾金钗,蒲甘土司差人送了三十只白象......\"
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奏报声,如群蜂振翅。
朱厚熜听着各州府报来的寿礼清单:
陕西的和田玉屏风已用八匹健骡运送,江南织造局袍服上缀着东海鲛人泪磨成的珍珠。
就连敦煌的胡宗宪都遣人送来了会跳舞的胡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