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雁门狼烟(1 / 2)

残月如钩,雁门关外的黄土坡上卷起阵阵狼烟。赵佶赤足踏过烽燧残垣,袈裟下摆沾满边塞特有的铁锈色砂砾。梁红玉按剑而立,霓裳剑气在夜风中凝成霜花,映着十里外西夏军营的篝火。

\"亢金之位有煞。\"杨可世独目充血,金锏驻地时震起三枚带血的铜钱。钱眼穿着的木牌上,\"灵州骁骑营\"五个篆字正在渗血。赵佶袖中龙渊断刃突然自鸣,青光指向西南断崖——崖壁上倒悬的青铜佛像左眼,正与童贯府邸暗阁的机关佛龛如出一辙。

梁红玉剑尖轻挑,霓裳剑气破空三丈。佛像应声而裂,腹中滚出的不是经卷,而是九百支淬毒弩箭。箭簇上的\"端王府\"铭文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箭尾系着的血书残片,正是三年前阵亡副将的绝命笔迹。

\"坎离易位!\"赵佶突然趺坐诵经,袈裟鼓荡如帆。龙渊青光扫过箭雨,毒箭在空中烧成灰烬,灰烬落地竟拼出灵州城防图缺失的暗道。杨可世金锏横扫,击碎图中标注的烽火台位置,碎石中迸出半块虎符——符身缺口处渗出的黑血,正与密室铜棺中的血钱同源。

突然夜枭啼血,十里狼烟骤散。西夏军营中升起九盏孔明灯,灯影在地面投出北斗阵型。梁红玉剑指天枢位,霓裳剑气穿透第一盏灯时,灯内坠落的不是火油,而是浸泡在血水中的青铜齿轮——齿纹竟与童贯亲卫佩刀的血槽完全吻合。

子时的边关客栈死寂如坟。赵佶踏进门槛的刹那,柜台上的算盘珠突然自跳,七枚铜钱在油灯下摆出\"大凶\"卦象。梁红玉剑气扫过梁柱,霓裳剑光映出十八道新鲜刀痕——每道刀痕的收势,都是陌刀特有的拖斩式。

\"九百之数。\"杨可世金锏驻地,裂纹直指地窖方位。独目倒映着酒旗上的西夏狼纹,旗角暗绣的\"童\"字正在渗血。赵佶龙渊点中柜台八卦镜,青光折射处,地窖铁门轰然洞开——九百柄陌刀倒悬如林,刀身上的血槽还残留着黑褐色的人油。

梁红玉剑挑陌刀阵,霓裳剑气触及刀锋时突然凝滞。刀阵应声而转,刀刃相击迸出火星,在空中烧出灵州屠城惨景。赵佶袈裟染血,双掌合十间龙渊自鸣,青光穿透幻象,照见刀柄暗刻的\"靖康元年童贯监造\"。

突然第二柄陌刀自坠,刀尖刺入地面拼出西夏文字\"死\"。杨可世暴喝跃起,金锏击碎刀阵中枢,碎裂的青铜齿轮中滚出半卷兵书——竟是杨业亲笔批注的《李卫公问对》残篇!梁红玉剑气回旋,带起的风将书页吹成蝴蝶,在空中拼出新阵图:雁门关暗道与童贯卧房竟有七处暗合。

\"亢龙有悔!\"赵佶突然呕血,血珠溅在阵图缺口。缺失处显出的密道出口,正是客栈马厩方位。此时陌刀阵突然合围,刀刃上的血槽喷射毒雾,雾中隐现十八名西夏狼卫身影。

龙渊断刃破空飞旋,青光织成剑网。赵佶踏着禹步,每步都在青砖留下带血的莲花印。第七步踏出时,马厩草料堆突然炸开——九架神臂弩齐发,弩箭尾羽系着的血书,正是童贯克扣军粮的手令副本!

梁红玉霓裳剑气化虹,剑光如匹练卷住箭雨。箭矢触及剑气突然转向,齐刷刷钉入墙壁拼出\"死门在北\"的西夏文。杨可世金锏横扫马槽,击碎的青铜马饰中迸出硫磺烟,烟雾凝成灵州城破时的惨象。

\"看坎位!\"赵佶袈裟卷起罡风,龙渊青光刺穿烟雾。幻象破碎处,客栈后院的古井突然沸腾,井水泛着黑血般的泡沫。梁红玉剑点井沿,霓裳剑气激起三尺水柱——水花中浮着的半块虎符,竟与密室铜棺中的血钱产生共鸣!

突然井底传来机械转动声。十八名西夏狼卫破水而出,弯刀上的狼头吞口同时喷出毒烟。杨可世独目淌血,金锏化作游龙,击碎第三名狼卫面具时,面具下露出的疤痕竟与灵州屠城幸存的斥候描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