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断敌之谋(2 / 2)

话音未落,外头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夜的寂静。

紧接着内侍匆匆奔入,“禀太子、太后,瀚王殿下来了。”

朱标立即起身,快步迎出殿外,“皇叔?”

朱瀚面色凝重,“你不该夜中独行。”

朱标皱眉,“只是探望母后——”

朱瀚摆手打断,“永寿宫外发现暗哨,有人监视动向。”

“谁?”朱标脸色变了。

“暂不知,但不是我们的人。”朱瀚低声说,“我担心今晚或许并不太平。”

话音刚落,宫墙外忽传来几声低沉的犬吠,又有破空之声。几名黑影从屋檐掠过,闪电般落入宫院。

“护驾!”禁卫军呼喊声响起,火把立刻照亮了半边天。

朱瀚身形一转,衣袂如风,剑光翻卷,只听一声低哼,对方已被震退三步,紧接着禁卫军冲入,将其团团围住。

“活捉!”朱瀚一声令下,数名暗卫如影随形般跃出,瞬间将黑衣人压制。

朱标盯着那几人,沉声问:“是谁指使你们?”

黑衣人冷笑一声,竟一言不发。

“他们早有准备。”朱瀚脸色沉如水,“太子,今晚之事绝不能外传。”

朱标紧握拳,“我明白。”

朱瀚看向一旁仍惊魂未定的太后,低声道:“请太后早些安歇,此事,我会亲自调查。”

太后点头,叹息一声,“你们兄弟同心,哀家心安。”

回到王府,朱瀚未曾休息,而是立刻召来心腹刘贞。

“查清楚他们的来历。”朱瀚命令道,“从他们的衣着、武功、毒药来源入手,不放过一丝一毫。”

刘贞领命而去,朱瀚却坐于书案前,缓缓展开签到系统的新界面。

朱瀚微微一惊,目光落在“心镜识人”四字之上,只觉脑中一阵清明,仿佛周围人的微表情、气息流动都被放大至极致。

他低声道:“原来这才是今晚真正的收获。”

次日清晨,朝阳未升,朱瀚便已来到东宫。

朱标早已等候在书房,脸色略显疲惫,“皇叔。”

“今日之后,你需小心行事。”朱瀚坐下,语气冷然,“有人已经不愿再等。”

“是谁?”朱标眼神如炬。

“还不能断定,但有一点我敢肯定——他们想让你失去资格。”

朱标握紧手,“我不会退。”

“我知你不会。”朱瀚淡淡一笑,“所以,我准备送你一位‘先生’。”

“先生?”

“他是我在西山清修时偶遇的奇人,擅长观人心术、运筹帷幄。”

朱瀚缓声,“他会为你布局,从今日开始,你要习惯被人算计,也要学会反算。”

朱标看着朱瀚的眼睛,终于露出一抹坚定的笑,“皇叔,我信你。”

朱瀚点头,目光穿过窗棂,看向远方天边:“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等待。”

朝阳初升,金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东宫书房,朱标坐在书案前,凝神研读一卷《春秋左传》,指尖却微微颤动,心绪早已难以平复。

“皇叔昨夜说的……那批刺客,真的是冲我而来吗?”他低声自语。

房门吱呀一声推开,朱瀚一身玄袍,带着那股从不言说的沉稳走入,身后跟着一名年轻男子,面容清隽,气息内敛。

“太子,这位便是我昨夜所言之人——徐牧。”朱瀚将目光移向身侧青年,“他曾隐修嵩山,今为你一力出谋划策。”

朱标立起身,拱手道:“徐先生。”

徐牧亦不拘礼节,微躬身,“殿下。”

朱瀚望着两人,目中神色微动,“我还有要事,便不多留。先生既已现身,东宫之安危,便交与你了。”

“皇叔放心。”朱标郑重道。

朱瀚微笑点头,步履从容离去,留下朱标与徐牧对视。

“先生可愿说说,昨夜之事,有何见解?”朱标先开口。

徐牧目光如水,淡淡道:“行刺者准备周全,不留破绽,手法却非江湖中人,更似宫中训练有素的秘卫。”

“宫中?”朱标一震,“你的意思是……”

“刺客虽无供词,但毒药极为罕见,属南镇抚司旧式秘方,只在皇宫秘档中有记。”徐牧直言,“此事若非权贵谋划,断无可能。”

朱标神色沉了下去。

徐牧继续道:“太子殿下当明白,若要断敌之谋,首要并非反击,而是布局。”

“你有何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