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去吃了一顿披萨当做晚餐,古月吐槽这边披萨没有菠萝不正宗。
得亏店主听不懂中文,不然他恐怕会被古月送进医院。
终于,晚上七点半,陈奇四位队长第一批进入了舞台。
对于舞台,陈奇老熟悉了,因为这里就是当年他魔神十曲之一的场地,这已经是第三次来了。
今天他就是为了测试自己在演技空间模拟的话筒数据到底对不对。
上舞台的通道里有四张长桌,每一张上面摆满了不同型号的话筒。
陈奇陈少荣选择了流行,何琛选择了摇滚,曾俊选择了民谣。
他们带上各自的耳机一起走上了舞台开始演唱适应:
“让我们乘着阳光,海上冲浪.....”
陈奇开口就唱了《阳光宅男》的副歌,仅仅三十秒结束他就踏实了。
因为这支话筒无论是手感还是分量或者收音的效果反馈都和他在演技空间里面模拟的都是一样的,这无疑大大减少了时间。
他唱完准备去换其他型号话筒试试,却发现何琛他们也都同时摘下了耳机,彼此眼里带着诡异的表情:
“你们....试完了?”
“对啊...你们也好了?”
“适应这么快?”
“....别告诉我你们这几天也在做适应话筒的梦,梦里的话筒感觉和这里的一模一样?!”
陈奇装傻融入了他们,在确定了彼此情报都是一样的后,陈奇四人直接分工合作开始收集数据。
后台奥组委的工作人员看着中国队的这四人30秒换个话30秒换个话筒人都傻了。
别人适应十分钟都是两首歌的时间,恨不得一支话筒练到死。
但中国队这四个像是来玩的一样,这个摸摸那个摸摸,似乎一摸就适应了。
10分钟时间,他们4个正好把所有的话筒都适应完毕,其中有一些小众曲目的话筒和陈琦的有些偏差,但都影响不大。
这下陈奇心里完全踏实了,比起来这里排队等待适应,不如他们在酒店里吹着空调睡着觉适应更划算。
陈奇他们适应结束之后,后续的中国队成员也都是30秒时,大家的表情也都越发的诡异了起来。
而他们这一状态在奥组委的这些工作人员眼里完全就是异类。
“中国队的这几个是来玩儿的吧?”
“他们就这样不珍惜时间吗?”
“哼,看他们到时候上了赛场怎么出球就好玩儿了。”
“高傲的中国人,他们必须为他们的高傲付出代价。”
摩根培养出来的这一届奥组委工作人员都是很有竞争精神的,看到中国队这样敷衍的表现,他们感觉奥运会没有被尊重,给他们打上了高傲的标签。
而在他们眼里高傲的中国队,在结束第一次适应后全都迫不及待的跑回酒店睡觉了,连排队都懒得排了。
哦不,陈奇他们四个倒是继续排队了,但他们是去排队其他三个赛场的队,打算看看其他几个赛场的舞台情况。
挂王又要开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