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最主要的,便是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海洋研究所。
研究所中,有华夏的科学家,有神话三国本土的科学家,也有大明的科学家。
见到段尘,他们并没有一下子认出来,只是忙着自己的事情。
其本质上的研究很粗暴,一方面是对于能力的转换,另一方面就是对飞舟的材料制造,还有其和辽东士兵的适配程度。
仔细的看了一遍,看似简单的逻辑,实则牵扯到了不同体系的相互交融,内部的研究很是复杂。
段尘只是等候,在研究院来回看看,直到研发人员休息,才前去攀谈。
一张桌子上,很难得的有辽东人,华夏人,大明人,这也就说明,他们能够将三种甚至多种不同体系相互讨论。
“如今的本土化进度如何呢?”
段尘也不客套,先是提出疑问。
辽东人李科说道:
“当前最主要的便是寻找适合的材料,来建造灵石制造器,大明的材料放到神话三国还是太过于薄弱,虽然其能够正常制造灵石,灵石(电池)也能充当能源,但转换效率太低了。”
李科作为辽东最早的一批科研人员,本身是世家的工匠,后来经过去华夏的留学,加之自己的研发,掌控了过硬的能力。
于是到了现在,也便能承接到这种大项目。
其对于技术的讲解非常专业,段尘大概能够听明白。
当然他也不是科学家,肯定研究不出来,只是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人,天生对于这种工业更为好奇,于是接着问道:
“灵石这种能源,对于大明来说能够发展工业,那放到神话三国和华夏,其使用的效率如何呢?”
这一点是他很关心的,华夏的科技能够为神话三国带来一次生产力飞跃,那大明的科技如果传入神话三国,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如此一来,他对于大明的重视力度还要加大了。
最先回答的是华夏科学家王梦江,作为最前沿接触大明科技的华夏科学家,他是很有发言权的:
“大明的科技,本质上还是一种对于灵力的再运用,相比于常规的秘境,他们选择了借助外物,也就是灵石,从而驱动装甲和各种工业生产设备。”
“其本质上,实则是一次对于灵力动力革命的探索。”
王梦江总结的很精辟,工业发展需要动能,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本质上虽然都是烧开水,但能源确实得到了某种变化。
再到华夏如今的核能时代,其能源的运用和能源量更强了。
段尘询问:
“蓝星灵气复苏,如果华夏能够接入这种科技,我们对于灵气的运用至少能少发展10年甚至几十年。”
早先无法使用大明科技,是因为蓝星还没有开始灵气复苏,现在华夏已经开始灵气复苏,那这种科技的接入也是可以的。
王梦江同样向往,但他思考的问题却很现实:
“华夏能够接入大明科技,但却只能是有限接入,其一主要是灵力浓度的现在,华夏放开镇国区限制之后,会逐渐达到精英级巅峰水平,但却与大明的高阶史诗级有所差距。”
“其二,华夏工业与大明工业具有很强大的相似性,因而就会出现,大明工业的增幅与华夏的雷同情况。”
“因此,我认为可能会极大促进华夏单兵军事科技发展,但在其他方面,实则相比传统的核能源,灵力能源当前的利用效率,还是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