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阿列克谢一世的问题。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稍作思索后回答道:“其实成功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毕竟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从常理来说,肯定也不想马上又与我们开战。”
莫罗佐夫点头表示赞同:“莫洛夫斯基说得在理。虽说明朝大军实力强劲,但在占领了广袤的哈萨克汗国后,他们势必要先稳固新地盘。
倘若他们只是盲目扩张,却不懂得治理新占领的区域,肯定会出现各种动乱,那对我们而言倒是省心不少。不过,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阿列克谢一世追问道:“如果是这样,老师您觉得我们能争取到多久的时间呢?”
莫罗佐夫神色凝重的缓缓说道:“这还真不好断言。顺利的话,也许能争取五六年,也可能只有一两年。所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尽快解决乌克兰地区的问题。
当下我们急需大量的哥萨克骑兵,而乌克兰对于我们扩充兵力至关重要。要是波兰那边依旧不肯做出让步,那就只能出兵了……”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附和道:“老师所言极是。大明帝国太过强大,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内部问题。
否则,一旦大明帝国有所行动,国内的反对者再趁机兴风作浪,我们的处境将会愈发艰难!”
阿列克谢一世果断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辛苦莫洛夫斯基你再跑这一趟。至于乌克兰和波兰的事务,我会尽快设法处理……”
随后几人又深入商议了许久,最终定下了几个关键策略。
其一,要以最快速度解决国内问题,将乌克兰地区纳入版图,增强自身实力。
其二,大力发展国内生产,组建更多军事力量,提升国家整体战斗力。
其三,即刻派人再次出使明朝,竭尽全力为沙皇俄国的发展争取宝贵时间。
于是乎,伊利瓦莫洛夫斯基再次肩负使命。
踏上出使大明的旅程……
……
朱慈烺着实没有料到。
哈萨克地区的战斗,竟以这般戏剧性的方式结束。
而沙皇俄国那边,从种种迹象来看,短期内似乎不会轻举妄动。
如此一来,大明朝廷便有了更为充裕的时间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原始的发动机和发电机已然研制成功。
朱慈烺坚信只需再多给科研人员一些时间,待研发出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便可着手研发坦克和装甲车。
届时定要让西方那些蛮夷的,好好见识一下钢铁洪流威力。
在朱慈烺眼中,西方蛮夷生产落后、技术匮乏、人口稀少,军队战斗力也十分有限。
只要明朝大军装备上能够正常使用的坦克和装甲车,便如同拥有了降维打击的能力,足以对西方蛮夷形成碾压之势。
毕竟战争不仅仅是兵力的对抗,更是技术与综合国力的较量。
如今的大明朝廷,无论是在军工技术,还是综合国力方面,都远远超越了西方蛮夷。
朱慈烺之所以急于研发发动机。
进而推进坦克和装甲车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