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荆州易主惊诸方(1 / 2)

扬州江面,黄盖虽受伤,但仍在与张合苦战。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若是战败,东吴水军将陷入被动,整个战局都可能因此而扭转。于是,他强忍着伤痛,双戟再次舞动如风。张合见黄盖如此顽强,心中也暗暗钦佩。“黄盖,你真乃英雄也!” 张合由衷地说道。黄盖却充耳不闻,他的眼中只有战斗,手中双戟的攻击愈发凌厉,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张辽与甘宁在战船甲板上的战斗也有了结果。两人激战许久,都未占到便宜。他们的武艺不相上下,战斗技巧也各有千秋。此时,双方士兵纷纷涌上甲板,加入战斗。原本一对一的决斗演变成了一场混战。张辽与甘宁见势不妙,他们深知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难以再进行有效的单挑,且继续战斗下去只会徒增伤亡。于是,他们各自退回本阵。他们意识到,这场战斗难以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需另想办法,重新调整战略部署,以应对这复杂多变的战局。

徐晃率领的小船队在突围过程中,经过仔细观察与冷静分析,终于找到了扬州军包围圈的薄弱环节。他集中力量,如一把锐利的箭头,率领小船队成功突围。突围后,徐晃没有继续恋战,他深知保存实力的重要性,于是率领小船队返回大乾军主力舰队。他向张辽报告了扬州军的情况,并根据自己在突围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建议调整战术。张辽认真听取了徐晃的报告,陷入沉思,开始重新谋划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在陆地上,太史慈与乐进的战斗也逐渐平息。两人都意识到,这场战斗只是牵制,难以决定胜负。他们心中都有着对整个战局的清晰认知,明白在此处过度消耗兵力并非明智之举。于是,他们各自收兵,退回营地。虽然战斗暂时停歇,但双方都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

扬州军的主力舰队见徐晃突围成功,且天色渐晚,继续进攻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于是,他们明智地停止了进攻,如潮水般退回港口,休整船只,补充物资,准备来日再战。各方势力在这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都在舔舐伤口,重新积聚力量,谋划着下一轮的交锋。

荆州城外,经过一番苦战,关羽虽饶文聘性命,但荆州军与大乾军的战斗仍在持续。刘琦与刘琮深知,大乾军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须想出新的应对之策。

刘琦对刘琮说:“琮弟,如今敌军势大,我等不能仅靠防御。需派人向其他诸侯求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刘琮点头称是,当下便选派数名忠诚之士,乔装出城,分别前往扬州、益州等地求救。

然而,大乾军的谋士荀攸也料到荆州军会有此举动。他令夏侯渊在荆州城外要道设伏,拦截荆州的求援使者。夏侯渊领命而去,他率领精锐骑兵,隐藏在道路两旁的树林之中,等待着荆州使者的到来。

数日后,荆州的求援使者行至夏侯渊的埋伏圈。夏侯渊一声令下,骑兵如潮水般杀出。荆州使者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纷纷被擒。夏侯渊将使者们带到荀攸面前,荀攸从使者身上搜出求救书信,微微一笑:“荆州,已无外援可盼。”

此时,关羽再次领军攻城。他深知,荆州若不能尽快攻克,拖得越久,变数越大。文聘虽感激关羽之前不杀之恩,但为了荆州,他依然坚守在城墙上,指挥防御。

关羽见文聘,高声喊道:“文聘,你已见识过大乾军之威,何必再做无谓抵抗。若此时投降,我保你荣华富贵。” 文聘回应道:“关羽,我文聘深受刘表之恩,唯有以死相报。荆州在,我在;荆州亡,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