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胜利(1 / 2)

禁卫军 哈拉和林 2645 字 9小时前

1月21日,早上8点,特区广播电台《第一时间》报道,只有一句话,重复了三遍:日本满洲军全体投降。

上午,《禁卫军报》《朝阳日报》《东北商报》头版头条,超大号字体,霸占了整个版面,完全相同的三句话:日本满洲军全体投降,日本满洲军全体投降,日本满洲军全体投降。

整个朝锦工业区,整个大清国,普天同庆,鞭炮声响经久不绝。

朝锦工业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所以庆祝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主要商业街道,全部被庆祝的民众占领,载歌载舞,各种杂耍,各种免费小吃,各种免费礼物。孩子们呼朋引伴,你追我赶,穿梭于人群中间,每个人都在互相诉说着,都在放肆地笑着,有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与此相对,西方列强,集体沉默。

近三十万日本满洲军,十天,仅仅十天,战败投降,这是什么情况?是日本满洲军太弱了吗?不,满洲军很强,绝对是一等一的强军。不然也不能在长达三十个月的战争中,全面碾压沙皇俄国远东军。只能说禁卫军实在是太强了,强得让日军绝望,强得让列强不知所措。

列强不得不重新评估禁卫军的实力,特别是在大清国拥有长期稳定利益的西方列强,不得不思考,以后怎么办?不幸中的万幸,中间隔着北京朝廷,他们的利益又大多在大清国南方,长江沿线,珠江沿线,距离朝阳非常远。

列强直接把目标锁定在二次执政的光绪皇帝身上,武装北京朝廷,阻止东北禁卫军南下,以华制华。另外,拉拢宁远。戈辉没了,宁远执政。宁远不是戈辉,肯定不会和戈辉一样,只要操作得当,列强的机会就来了,还有可能得到更多。

某些列强想的很美妙,但不包括同属列强之一的日本。

收到满洲军全体投降的消息,日本朝野震惊。明治天皇气得暴跳如雷,连摔了七个宋代建盏,不停的口吐芬芳,七名主要指挥官,更是被他诅咒了祖宗十八代,最后吐血三升直接晕倒,直接气出病来。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集体禁声。

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兼兵站总督山县有朋,不发一言,清瘦的脸上,平静如常,无喜无悲,一丝不苟地擦试着天皇御赐宝刀,一边擦试,一边观察,仿佛满洲军投降的事情,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位从长州藩草根走到日本军界塔尖的真正大佬,日本现代陆军之父,日本军阀之祖,参谋本部的缔造者,日俄战争的策划者,此时此刻,心有惊雷,面如平湖,吓得其他人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惊扰到总长大人。

长久的思考,充分的权衡利弊之后,山县有朋终于做出决定:“去请东乡总长(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日本海军军令部总长)。”山县有朋的声音舒缓而有力量。

下边的人终于听到总长大人发话,还好总长大人没有切腹,都长出了一口气,不需要具体指定到某个头上,立即有人主动起身,去请东乡总长。

山县有朋知道,登陆朝鲜,离不开海军的支持。满洲肯定拿不到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已经吃到嘴里的朝鲜坚决不能再吐出来,所以必须增兵朝鲜,必须得到海军的支持。还有,西园寺内阁,这回不会再学俾斯麦踢皮球了吧。如果这个担当都没有,那西园寺的首相也别干了。

此时的西园寺公望,满眼绝望,我该怎么办才好?

打,肯定是不行了,谈,又从何谈起?丧权辱国的谈判,谁去谈?

世界上最苦的差事是什么?不是装孙子当儿子,也不是卖肉陪笑颜,是作为战败国的谈判代表,没有任何光彩,有的除了屈辱,还是屈辱,有时要把自己的尊严撕下来,给人家擦屁股,然后还要感恩戴德说真香。

西园寺公望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仰天长叹,路在何方?

内务大臣原敬、司法大臣松田正久、大藏大臣阪谷芳郎、外相加藤高明等四人,齐聚西园寺公望首相的办公室。

西园寺公望内阁面临的课题是财政问题,现在又加上满洲兵败的问题。

日本政府为了日俄战争在国内外先后募集了12亿8千万日元的公债,这些债务是要还的,财税几近枯竭,拿什么还?

此外,还要经营桦太(库页岛南半部分)和朝鲜殖民地,又要征兵20万,这些都需要钱,都是吞金巨兽,西园寺内阁苦不堪言。

明治39年度(1906)预算的支出和收入都是4.9亿日元(悄悄增发日元,实际年收入不到3亿日元),还有临时军费4.5亿日元,规模庞大,钱从哪里来?难道要跪求天照大神赐予吗?

为此西园寺内阁,制定了整理国债基金特别会计法案(在记账和利息上想法办)和撤消非常特别税期限法案(延长收税期限),并从经济、国防两个方面考虑,制定了铁路国有法案。结果,外相加藤高明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威胁,如果铁路国有,他就从内阁辞职。

西园寺公望用近乎哀求地目光看向眼前的四人:“拯救我们的国家(他心中没有天皇),我需要诸位的帮助,还需要和军部合作,我们不能再内耗了。”

西园寺首相并不知道,此时,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海军军令部总长,已经坐在了陆军参谋总长山县有朋的对面。

“山县桑,为了帝国,为了明治陛下,我想先听您的想法。”东乡平八郎单刀直入。

山县有朋会心地笑了:“清国有句话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东乡君不愧是帝国海军之柱石。”

“山县桑过誉了,作为陛下的臣子,尽忠是我的责任。”东乡平八郎立即谦虚道:“我直说吧!帝国海军愿意无条件配合陆军。”

在山县有朋和东乡平八郎达成一致的时候,在圣彼德堡的俄国高层也在紧急磋商。

“怎么都不说话了?”尼古拉二世的手指,重重地敲了敲桌面:“远东的仗接下来怎么打?”

一干大臣低头不语,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想第一个表态。强如日军都不行,俄军肯定更不行,但是这话可不能这样直接说出来,更不能自己说出来。

尼古拉二世的目光锁定了御前大臣普列维,直接点名:“普列维,你和阿列克夏耶夫(俄国远东总督)一直都是主战派,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