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徐世昌的意图(1 / 2)

禁卫军 哈拉和林 2675 字 11小时前

“如果我们的步枪装备这样的子弹……”陆军副大臣伊尔马兹,摇头感慨:“不可想象,当我们镇压马其顿叛乱时……”

“恩维尔上尉,你是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你怎么看这颗子弹?”穆拉德五世亲王直接点恩维尔。

恩维尔从枪膛里退出一颗0.2寸x1.3寸(6.4毫米x42毫米)农场步枪弹,拿在手里,举在眼前,说道:“这颗农场步枪弹和欧美国家的步枪弹,除了略微瘦小之外,并无区别,它的威力更多的体现在发射药上,这是化学层面的技术。”

“我们能做出这样的发射药吗?”穆拉德五世问道。

恩维尔轻轻摇头,然后十分肯定地说道:“做不出来,至少目前还做不出来。”

“那么,这支步枪,能让我们在巴尔干半岛上取得优势吗?”一脸失望的穆拉德五世,又从桌子上拿起FA-1903半自动步枪问道:“现在,英、法、俄、奥(奥匈帝国)、德、意等国,都在巴尔干半岛上争夺利益,竞相划分势力范围,还直接干涉我们的内政,要求我们在这一地区实行这样那样的‘改革’。马其顿地区的革命力量也非常活跃,光武装游击队就超过了130多支。”穆拉德五世严肃地下结论:“我们必须改变现在的窘境,不计代价。”

很显然,级别太低的恩维尔是无权回答这个问题的,陆军副大臣伊尔马兹接过话头,说道:“这支步枪,并不能让我们在巴尔干半岛上取得优势,但是,至少能让我们维持现状。因为,英、法、俄等国,基本上和禁卫军达成了军事技术交易,奥(奥匈帝国)、德、意,肯定也会找禁卫军谈军事技术交易,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武器上,相对我们形成技术优势,所以……”伊尔马兹摊摊手,继续道:“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尽快的和禁卫军达成武器交易,这是国际形势逼着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而且选项只有一个……”伊尔马兹又摊手:“我们很无奈。”

“购买武器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恩维尔观察着穆拉德五世和伊尔马兹的表情,略显犹豫地说道:“我们最最需要做的就是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他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继续道:“从思想上改造我们的军队,把不顾一切地争取胜利作为军队的唯一信念。”

伊尔马兹笑了,轻拍恩维尔的肩膀,褒奖道:“不错,脑子够用,回国后,你该升少校了。”

恩维尔立即敬礼,表决心:“誓死忠诚帝国,忠诚哈里发。”

“恩?”敬礼的手刚放下,恩维尔就看到射击场的另一边,突然来了很多人,还有很多穿着明黄色上衣挎着腰刀的人,桌子上立即摆上了很多枪械,禁卫军士兵还抬来很多弹药,显然也是来体验射击的。

穆拉德五世亲王也注意到了,直接下结论:“应该是清国朝廷的人,你们看,那些人都留着长辫子。”

伊尔马兹轻轻摇头:“都20世纪了,他们居然还留着长辫子,和这里的清国人相比,简直就像是两个国家。”

此时,徐世昌也发现了另一边的洋人在看他们,但他并不在意,他更在意刚刚摆在长条桌上的枪械。的确,跟禁卫军卖给北洋常备军的不一样,很多根本就不卖给北洋常备军。

“请吧!诸位都是军人,都是用枪的专家,请自便。”戈辉说完,坐在了徐世昌身侧。

枪声,连续的枪声,不止息的枪声,仿佛战斗打响。

徐世昌起身,也拿起一支FA-1903半自动步枪,学着别人的样子,用桥夹压入子弹,开始射击。十二发子弹,只需要拉一次枪栓,将一颗子弹送入枪膛,然后就可以一直扣动扳机,直至打光弹仓里的十二发子弹。

“痛快!好枪!”徐世昌赞叹道,马上捡起桥夹,又压入十二发子弹,拉动枪栓,开始射击,很快,再次清空了弹仓,再交压入子弹,拉动枪栓,开始射击,清空弹仓,如此反复,连续清空了五次弹仓,才心满意足地放下了FA-1903。然后又走向FA-26-J班用轻机枪,附近的禁卫军士兵立即上前,指导徐世昌为FA-26-J挂上200发的弹链,徐世昌抠动扳机,一个又一个的长点射,仿佛靶场尽头的土山,就是敌军的阵地。徐世昌连续打光了两个200发的弹链,才意犹未尽地放下FA-26-J班用轻机枪,抬右臂轻轻摇动,显然射击时持续的后座力,让他的肩头很不舒服。但他依然很兴奋,头一次如此痛快的射击“痛快!好枪!战争利器……”赞不绝口。

徐世昌坐回戈辉的身侧,禁卫军士兵立即送上一杯热茶放在手边的小茶几上。

“还有很多枪,您还没试呢。”戈辉提醒道。

“关键是他们的射击感受。”徐世昌端起茶杯送到唇边,用下巴指了一下正在射击的大内侍卫们,然后一脸凝重地问道:“听说你们要把这些武器技术卖给英法美日俄等国?”

“是的,卖给他们。”戈辉十分肯定地说道。

“他们可是我们的敌人。”徐世昌认真地提醒道:“你这是在资敌,他们有了这些武器,你还有优势吗?。”

戈辉不想为徐世昌具体解释,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北方禁卫军如果只能和使用栓动步枪的敌人作战,必须在武器性能上形成优势才能作战,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军队建设就是空谈,保卫特区保卫人民就是笑谈,还不如在洋大人面前双膝跪下,用金钱买和平。”

“可是……”徐世昌一时语塞:“你说的很漂亮,但有优势不好吗?能打赢,能少死人,不用战败割地赔款,不用……”他又语塞了。

“其实,这些枪械的设计,不可能永远的保密下去,西方人非常重视技术开发,有很多优秀的武器设计师,他们终能走出栓动步枪的桎梏,所以……”戈辉一脸轻松地说道:“我只是在它最值钱的时候,卖个好价钱,发挥它最大的价值,不想最后烂在手里。”

徐世昌扭头认真地注视着戈辉,心中赞叹如此冷静客观的年轻人。

“我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未来的世界的走向会更加的不确定。”戈辉感叹着,抬手指了指天上:“上苍会注视着变化的一切一切。”

“潘……多拉……魔盒?”徐世昌不解道:“是什么东西?”

“一个西方人的神话传说……”戈辉解释道:“你只需要知道,盒子里放着一切好的,最好的,坏的,最坏的,各种可能。”戈辉又补充了一句:“这只是一个开始,无限多的在后面。”

徐世昌叹了口气,他不再想这些比较缥缈的东西,问出了自己想问的:“你把这些武器卖给列强,朝廷也想买。”说完,认真地看着戈辉。

“可以,但是很贵,非常贵。”戈辉认真地说道。

“朝廷买,也要这么贵吗?”徐世昌问。

戈辉把目光投向射击场的另一侧,那里奥斯曼方代表在体验射击,然后说道:“我要求他们先在我这里订购三十个师的装备,买武器技术的钱,不包括在内,这还只是前提,而且,我对各国提的条件并不相同。”

“报个价听听,朝廷要买,钱肯定不是问题。”徐世昌说道。

戈辉继续说道:“我们和英法美三国谈的是工业技术交换,纺织技术、采矿设备技术、船舶动力技术。”戈辉问徐世昌:“朝廷有什么?朝廷能给我什么?”

徐世昌陷入了沉思,由于思想意识,知识结构的局限,一时间,他还真想不出朝廷有什么,即便是有,他也无权做决定。

“你想要什么?”徐世昌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朝廷地大物博,相信肯定有你看上的。”

“A城,我已经收回。”戈辉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但面积太小了,发展空间有限,我需要深圳河对岸五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规A城。”戈辉强调:“这只是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思路。”

徐世昌震惊得目瞪口呆,戈辉居然向朝廷索要土地,居然是如此大逆不道的条件,而且还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思路。徐世昌难以置信地看着戈辉,最后感叹道:“你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