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吧,不过要是有反击的机会试试也不错,毕竟那么多钱粮……要是能够反戈一击成功的话,大家也有的赚,可同样的要是失败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到时候就是丢掉全家的性命了!本王找曾祖陛下还有事就不聊了!”李邈说道:
“殿下慢走……”一众人恭维道: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表面上也不敢对李邈有任何不满对吧!
“曾祖陛下看来心情不错啊!”李邈来到后宫见到李隆基正在练习书法后说道:
“朕好歹也是马上皇帝,叛军来了大不了跟他们拼了怕什么!”李隆基没有抬头继续写字然后说道:
“曾祖陛下说的是!”李邈说完就站在了一边!
“小子有事?”李隆基写完后高力士将墨宝收起来李隆基一边擦手一边问道:
“曾祖陛下能给曾孙发几张调令吗!曾孙想调南方一些地方的兵马进京秦王!”李邈说道:
“你想调兵进京?可问题是边军都被调动了啊,其他地方也没有多少人啊!一旦调动了万一有人叛乱怎么办?”李隆基皱着眉头问道:
“那!要不然调睢阳城的守军怎么样?那里已经有两万兵力了!而且叛军现在肯定会盯着长安城,调一半过来叛军也无法攻克睢阳城!”李邈说道:
“这个问题不大!朕一会就给你拟旨!还有其他事情吗!”李隆基问道:
“没了!”李邈说道:
“……此次跟叛军决战你有多大把握?”气氛沉闷了好一会后李隆基问道:
“打番邦问题不大,可是打叛军!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他的兵都是精锐,睢阳城之战说明不了什么!毕竟那是守城,可是这一次就不同了,如果长安城没有变成现在的样子,我们守城的话叛军估计也进不来,可现在曾孙不敢将边军放进来啊!到时候朝廷肯定有人会跟他们接触的,一旦他们发现新军跟城内百姓是叛军的话,为了功劳他们会对新军跟百姓动手的,只不过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安禄山叛军啊!一旦出现了那种极端情况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曾孙只能被迫选择跟叛军野战了!那!胜负就不好说了,所以曾孙才希望能够调更多的部队进京秦王!”李邈说道:
“唉!之前的事情也是朕的过错啊!就不该由着他们这么搞!官逼民反啊!”李隆基叹了口气说道:
“曾祖陛下不必自责!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将他们化解掉不就成了吗!”李邈说道:
“呵呵呵!对了如果事不可为!记住了带着你的亲兵跑!哪怕跑回琉球岛也好,然后集聚力量等待时机反扑,朕可以做大唐的罪人,但是我大唐我李氏不能就这么倒下明白吗!”李隆基很是郑重的说道:很显然安禄山的事情的确是他的责任,这个他是无法甩锅的!而且这段时间他也在考虑退路,很显然他的退路目前看就是李邈!其他人哪怕是宗室,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人有能力带兵了,当然了不是说真的没有能力,我们说过了大唐的皇位是玄武门继承制,所以宗室之人已经很少有兵权了!而李邈这个兵权来的可以说回头看的话都是匪夷所思的!三千人去了琉球岛居然发展起来了,而且李邈能够给睢阳城解围,击败吐蕃十几万部队还能一个计策干掉五千叛军,总的来说宗室内已经没有人在统兵能力上超过李邈了!所以李隆基押宝在他身上也正常!
“曾祖陛下不至于那么悲观!而且叛军的损失也不小,睢阳城跟长安城外的损失让他们无法在短期内弥补不说,现在长安城门户大开,如果他们能够稳住一年后再来攻打的话,曾孙把握不大可现在来看,至少他们的兵力不如我们,同时我们还有凭空多出来的吐蕃援兵!虽然他们不能打,但是曾孙可以让他们当炮灰去消耗叛军的体力!打仗吗打的就是一个体力!你再强悍的老兵砍人多了刀也会卷刃体力也会下降不是!”李邈说道:
“你小子啊!看来击败吐蕃损失几千辅兵反而让你有了心得了,只不过吐蕃人能死扛吗!若是三万五千人真的跟叛军死磕的话,对叛军的消耗也是不小的!”李隆基笑呵呵的说道:
“大家打仗都是为了钱!吐蕃人更穷,决战的时候曾祖陛下要是可以的话亲临一线给将士们开出条件的话,光士气就够叛军喝一壶了!”李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