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太子来了(2 / 2)

反而是快步走到路遥身边,根本就没给路遥行礼的机会,一把抓住路遥的胳膊道:“老路,你来了呀?我昨天晚上听暗卫说你进京了,我一猜你肯定就在这儿。你这次进京是不是就不走了?我让父皇在这京城,给你封个大官儿。”

霍义这会儿只想把耳朵割了:“朝廷委任官员这么随便的吗?这真是我一个地方官能听的?”

路遥捏捏小太子的小脸儿:“不错嘛,小子长高了,也更帅了。不过这次我在京里边待多久我也不知道。这次是和我们知府大人一起进京述职的。应该是述职以后还要回到南阳去。”

小太子却有点不满:“要我说老路,你回地方上干嘛呀,干一个芝麻大小的七品小官儿,你别忘了你还兼着太子右春坊赞善呢,你都没教我多少东西。不过老路,你虽然教我的东西不多,但是都真的好有用。”

“过年之前我听说你们南阳那里闹了疫病,受了很大的灾,我把你教我的赈灾的理论给我父皇说了,父皇还夸我了呢。”

路遥道:“说起来我这个幼春坊赞善确实干的不够格。要不这样吧,如果这次我还是回到地方上工作,我每个月都给你写一封信,把我在地方上遇见了什么事,干了什么活,制定了什么政令,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会造成什么后果都给你写清楚。你有什么不懂的再问问你的师傅们,或者问问陛下,再结合着我给你的事例,你也就能弄明白了。”

小太子一听拍手笑道:“这个好,这个好。师父们每天都给我上课,虽然教我很多道理,但是我总是听的云里雾里的,感觉他们没有说的落到实处。都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感觉还是跟着你能学到真东西。”

小太子和路遥的界面不像是君臣,也不像师徒,更像是一个小弟看见了他非常崇拜的大哥。

那小嘴叭叭叭的就没停下来过。跟路遥说了学习上的苦恼,京中的趣事,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路遥的脑子里装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还有在地方上理政的丰富经验,再加上远超这个世界几百年的见识。无论小太子跟他说什么,他都能根据着小太子的想法说出个123来。

不管小太子跟他说了什么事或者什么想法,路遥都能说出这件事应该怎么办?怎么具体实施?为什么这么办?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从大局上看这件事又如何在细节上处理?

霍义以前只是知道路遥办事干脆利索,有时候甚至有些不择手段,是个能臣干吏。直到此刻,霍义才彻底服气。

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路遥一个人就能撑起整个南阳府。不管是商业经济,政治文化,水利漕运,刑案司法各个方面,路遥都能驾轻就熟。如果可以,我也真想把这个知府大人让给路遥做,自己去做推官。

其实霍义也是被路遥的知识广博程度震住了,真正把路遥放在知府的位置上统筹全局,路遥不一定有霍义干得好。

小太子跟路遥就在这院子里边谈天说地,霍义在一旁陪着,也只是端茶倒水,几乎插不上什么嘴。

但是霍义却乐此不疲,因为路遥跟太子讲的很多东西,他自己也是获益良多。

路遥当然也没有忘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总是在谈话间不经意的提起霍义。比如说我们知府大人在抗疫救灾中统筹全局,运筹帷幄。同知大人协助知府,弄来了很多物资,通判大人亲临抗疫第一线,为老百姓送医送药。这次的抗疫救灾能够成功,全是三位大人的功劳。

路遥偏偏没说,这次抗疫救灾所有的政策都是他制定的。

霍义看到路遥和小太子关系莫逆,还把他这个知府捧得高高的,恨不得这会儿给路遥跪下磕一个:“路遥,你就是我亲爹!”

怪不得以前的卢月在南阳县干了7年都毫无建树,路遥一出手,他就能胜任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