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古木撑穹窿,新愁刻骨中。 星河榫卯接,天地一窑红。(2 / 2)

一尘突然抓起茶杯砸向地面,青花瓷片在月光下碎成星河:\"都他娘的给老子醒醒!我们是在卖星空,还是在卖祖宗的头皮?\"

他展开祖传的《浑天仪图谱》,泛黄绢帛上星宿如同活物游走:\"看见这些连线了吗?这是张衡绘制的银河,是苏轼把酒问青天的位置,是我们农人千年来的农耕密码。要建就建活着的观星台,让游客用蓑衣接露水煮茶,在北斗指引下走迷宫般的田埂……\"

暴雨夜,老屋抢救现场成了人性的修罗场。年轻工匠要拆掉虫蛀的雕花门楣,老匠人跪在泥水里抱着柱子不撒手。

\"小兔崽子,你懂个屁!\"陈木匠的榔头敲在徒弟脚边,\"这凤穿牡丹的纹路,是你师公临终前刻的!他说凤凰浴火,我们匠人就要做那把火……\"

一尘突然抓起油漆罐泼在梁柱上,猩红的漆顺着饕餮纹路蜿蜒如血:\"都给我睁眼看看!这哪里是木头?这是我们村三百年的月经带!\"

他扯开衬衫,露出布满伤疤的胸膛:\"要现代化?先把我这身老皮扒了!要传统?先把你们手机里的短视频删了!\"

雨幕中,有人看见老屋的鸱吻在闪电中睁开了眼,琉璃瓦当流下浑浊的泪。

秋分祭祖大典上,一尘将新旧两把钥匙埋进祠堂地基。青铜钥匙刻着\"慎终追远\",智能钥匙闪着蓝光。

\"从今往后,进老屋要过三道门。\"他的声音在香火缭绕中震颤,\"第一道刷脸,验的是血脉;第二道输密码,考的是村规;第三道……\"

他突然举起火把,火焰在雕花门楣上投下跳动的影:\"第三道,要对着祖宗牌位说出你为村子做的三件善事。说不出,就永远别进这道门!\"

人群突然骚动,王三爷颤巍巍举起烟杆:\"我……我教孙子刻了整套窗花……\"

\"我拒绝了两百万的木材订单。\"阿强在人群后小声说。

\"我……我把嫁妆钱捐给观星台了。\"新媳妇翠花攥着衣角。

一尘将火把插进香炉,青烟直上云霄:\"看啊,祖宗们笑了。这笑不是给铜钱银锭,是给我们终于懂得——\"

他突然抓起惊堂木拍在供桌上,声震九霄:\"传统不是僵尸,是活着的魂!现代不是洪水,是渡人的舟!从今往后,谁再敢把祖宗和钱袋子放天平上称,就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冬至夜,首批游客在改造后的观星台惊呼。玻璃穹顶应声裂开,露出用北斗七星布局的木质天窗。老匠人带着徒弟,用榫卯技艺搭建的九层木塔在星光中旋转,每层都住着会讲星宿传说的村民。

一尘躺在改造后的老屋阁楼,智能温控系统维持着最适宜的湿度,而他的手正摩挲着百年前祖宗刻在梁上的童谣。窗外,无人机组成的银河与真实星空交相辉映,像极了古老与现代的婚礼。

他摸出那支祖传的烟斗,却没装烟丝——里面塞着林夏留下的全息投影芯片。当星光透过特制玻璃射入,烟斗在墙上投出幅立体星图,正是张衡描绘的浑天仪。

\"老东西,你赢了。\"一尘对着虚空笑道,眼角闪着泪光,\"我们终于学会用现代人的骨头,熬传统文化的汤。\"

山风穿堂而过,老屋发出满足的叹息。在时光的褶皱里,茅山涡村正以最狂放的姿态,完成着千年未有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