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截留信款(1 / 2)

十七八间 刘顺勇 1187 字 20小时前

蒋珊珊高中毕业后,自然被史一丘为难,得不到公社的证明,不能参加高考。不能参加高考,上不了大学,飞不出东山公社,这让蒋珊珊更加悲愤,更坚定了退婚的决心,按当时她高中学历,就算上不了大学,在乡上也能考干,有个正式的工作,但各方面条件都比她差的同学都能考,且考上,她却考干的资格都没有,连去代课当个民办老师都不能,她想当兵去,但还是不能,她被逼得只能回到家里做农活,好在,这时,刚包产到户,她便在家不停的劳作,可年龄是越来越大,婚退不了,嫁也嫁不了,工作是工作没有,她天天在煎熬中度过,不知要怎么办。此后的时间里,已调进县城,当上县主要领导的史一丘多次托人到家里来沟通,说只要蒋珊珊与他儿子结婚,那什么工作都能给她安排,但她就是不同意。一年后,在同情她的几个高中时的老师的帮助和推荐下,她得以到县医院当了护士,通过她的自学和努力,争取到了转正机会,但那关键的公社证明,她还是拿不到,虽然开明的院领导,顶着压力要给她办手续,可医院却接到了县里针对她专门发的红头文件“谁批准接收她,造成的后果谁负责”,最后她不但转正的事黄掉,更被医院劝离,不得不痛心失望的离开医院。

蒋珊珊在这些艰难、失意,更无奈无助的日子里,经常会想起“居民老妈妈”,“居民老妈妈”不但教她识字写字和文化知识,更教会了她做人,她常会想起“居民老妈妈”给她说的“越是难时,越要静心学习,自强不息,自身强了,总会有转机。”这是她的精神支柱,使她每天都坚持学习,坚持练习毛笔字。蒋珊珊也经常会抚摸“居民老妈妈”离别时,从手上取下的还带有“居民老妈妈”的体温就给她戴上的手镯,她多想在此艰难时刻,能见到“居民老妈妈”,能得到她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

而此时,蒋珊珊不知道的是,“居民老妈妈”两年前已离开了人世,是念叨着她和王芳芳母女的名字,叮嘱着身边的老伴和儿子,将来一定要代她到益宁,到王芳芳家看一看,走一走,帮一帮王芳芳家,要把王芳芳家当作至亲,把蒋珊珊当作异姓家人,当作钱体字的真正传人,去关爱帮助。

蒋珊珊还不知道的是,“居民老妈妈”自从离开她,直到去世那天,都想着她,也用实际行动来帮她,只是因史一丘的原因,没有落到她身上。

“居民老妈妈”回到省里,工作稍微理顺后,便给王芳芳家里寄了信和三百元钱,在信中,她诚挚地感谢王芳芳一家对她的关心和帮助,信中特别提到她遭村民用刺条批斗时的幕幕往事。叫王芳芳用她寄来的钱,让蒋珊珊继续读书,还说史一丘已告诉过她,公社正筹建中学,几个月后就要招生,让王芳芳留意着,不要错过,还说她不要多长时间就会回村里看望她们。

“居民老妈妈”寄出钱和信后,还是不放心,担心已辍学在家的蒋珊珊上学有阻力,当天就破例通过工作上的关系,把电话打到益宁,后直接打到公社,请史一丘接电话,她的想法是,让史一丘留意着蒋珊珊读书的事,如有什么困难,联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