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粥的那天,天刚蒙蒙亮,苏瑶就早早来到了施粥棚。此时,已经有许多百姓早早地来到这里排队等候。他们衣衫褴褛,破旧的衣服上打着补丁,有的甚至衣不蔽体;面容憔悴,皮肤黝黑粗糙,刻满了生活的沧桑;眼中充满了对食物的渴望,那是一种在饥饿边缘挣扎的人特有的眼神。苏瑶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酸楚,眼眶也微微湿润。她立刻指挥着下人们开始施粥,自己也亲自拿起勺子,为百姓们盛粥。每盛一碗粥,她都会微笑着对百姓说一声:“慢用。”那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像冬日里的暖阳,又像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百姓们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关怀。
百姓们接过粥,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们一边吃,一边对苏瑶表达着感激之情。“苏姑娘,你真是个大好人啊!”“是啊,若不是苏姑娘,我们这些人恐怕都要饿死了。”“苏姑娘,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百姓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真诚和感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里也重新焕发出了希望的光芒。苏瑶看着这些百姓,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善良的百姓是最淳朴的,他们会用最真挚的情感来回应她的善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施粥的消息在城中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百姓闻讯赶来,施粥棚前的队伍越排越长,像一条蜿蜒的长龙。苏瑶和下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苏瑶始终坚守在施粥的岗位上,一刻也没有停歇。她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温柔。她不断地为百姓们盛粥,安慰着那些情绪激动的人,还不时地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而关于苏瑶的善举,也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了府中。那些原本对苏瑶指指点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开始产生了动摇。他们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难道一个妖女会如此善良地救济百姓吗?那些曾经被谣言蒙蔽双眼的下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苏瑶。他们想起平日里苏瑶对他们的温和友善,与谣言中那个邪恶的妖女形象截然不同。府中的一些姬妾,看到百姓们对苏瑶感恩戴德的样子,心中也开始有些不安。她们意识到,郑氏的谣言可能不会像她们想象的那样奏效。而郑氏,看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谣言竟然被苏瑶的一个善举轻易化解,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她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咬牙切齿,却又无计可施。她知道,自己这次又输得一败涂地。
“苏姑娘,你可真是聪慧善良,那些谣言不攻自破了。”绿竹开心地对苏瑶说道。苏瑶笑了笑,眼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她知道,在这个古代社会,想要立足,光靠智慧是不够的,还需要善良和爱心。这次的谣言事件,不仅没有打倒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决定,以后要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去帮助更多的人,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