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1 / 2)

清风惊鸿客 sunmr 1425 字 3天前

长安城仍沉浸在夜色之中。许延年已穿戴整齐,一袭深紫色官服衬得他愈发挺拔冷峻。许义捧着乌纱帽站在一旁,低声道:\"大人,今日朝会恐怕要议岭南水患之事。\"

许延年微微颔首,指尖拂过腰间玉佩,那是陆昭阳之前赠他的安神玉。触手温润,仿佛还带着她指尖的温度。\"备马吧。\"他淡淡道,声音里却少了往日的冷硬。

朱雀大街上已有不少官员的轿马缓缓前行。许延年策马穿过永兴坊,远远望见安仁坊的方向,不由想起此刻陆昭阳应当刚起身,或许正在院中练剑。那柄软剑在她手中如银蛇游走,晨曦映照下,她的侧脸沉静而专注...

他特意绕道西市,买了刚出炉的胡麻饼和杏仁茶,用棉布裹好放在食盒里。晨星未退,长安城的街巷还笼罩在青灰色的薄雾中。

\"大人,绕这一趟怕是赶不上早朝了。\"许义提着灯笼,忍不住提醒。

许延年脚步未停:\"来得及。\"

安仁坊的小院静悄悄的。许延年轻叩门环,不多时,杜安揉着眼睛来开门。

\"许大人?这么早...\"

\"给陆先生送些早点。\"许延年压低声音,\"不必惊动她,放在厨房温着就好。\"

杜安接过食盒,忍不住多嘴:\"陆先生天没亮就起了,在后院练剑呢。\"

许延年闻言,目光不自觉地飘向院内。隔着影壁,隐约能听见剑锋破空的轻响。他犹豫片刻,还是迈步进了院子。

后院中,陆昭阳一袭月白劲装,手中软剑如银蛇吐信,在晨光中划出道道寒芒。她转身时瞥见许延年,剑势一顿,随即收剑入腰。

\"这么早?\"她微微喘息,额角有细密的汗珠。

许延年递上帕子:\"路过西市,顺便带些早点。\"

陆昭阳接过帕子,帕子上有淡淡的沉香味,是许延年身上常有的气息。

\"我要去上朝了。\"许延年看了眼天色,\"今日怕是有些麻烦事。\"

陆昭阳点点头:\"去吧。\"她顿了顿,声音轻了几分,\"...小心些。\"

这简单的三个字让许延年心头一暖。他郑重地拱手作别,转身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太极殿前,百官已经列队等候。许延年刚站定,钟鼓声便响起,宫门缓缓开启。

\"许少卿今日气色不错啊。\"同僚李侍郎凑过来低语。

许延年不动声色地整了整衣冠:\"李大人说笑了。\"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尖细的唱喝声,李世民身着明黄色龙袍步入大殿,百官齐刷刷跪拜。

大殿之上,李世民端坐龙椅,面色略显疲惫。 \"众爱卿平身。\"

李世民的声音无力,目光扫过殿中群臣,\"今日可有要事奏报?\"

朝议开始,户部尚书率先出列:\"启禀陛下,岭南道水患已得控制,灾民安置妥当...\"他顿了顿,话音一转,\"此次赈灾消耗巨大,江南连年丰收,仓廪充实,理应多纳粮饷以充国库。\"

工部尚书立刻反驳:\"江南虽丰,然去岁水患频发,百姓尚未恢复元气,此时加税恐生民变!\"

两人争执不下,朝堂上渐渐嘈杂起来。许延年站在队列中,眉头微蹙。他注意到皇帝几次揉按太阳穴,似乎身体不适。

\"陛下。\"御史大夫崔宏光突然出列,\"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疏通漕运。江南粮米若能顺利北运,何须加税?\"

兵部尚书冷笑一声:\"崔御史说得轻巧,疏通漕运需多少人力物力?如今突厥虎视眈眈,边关军饷尚且吃紧...\"

争论愈演愈烈,许延年注意到皇帝的脸色越来越差。突然,李世民剧烈咳嗽起来,侍从慌忙递上帕子,上面竟有点点猩红。

\"陛下!\"众臣惊呼。

李世民摆摆手,却按住额头,面露痛苦之色。太医令匆忙上前诊脉,殿中顿时鸦雀无声。

\"陛下操劳过度,肝阳上亢...\"太医令声音发颤,\"需静养调理...\"

崔宏光上前一步:\"臣举荐一位神医!去岁三月,拙荆难产,太医院诸位都束手无策,多亏这位神医妙手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