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经历:李白一生渴望入仕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但却仕途坎坷。离开长安后的十年里,他虽有与杜甫携手同游梁、宋的快意时光,但总体上四海为家、漂泊不定,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无奈与忧愤。
- 地域特色: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当地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李白来到此地,被秋浦的山水及其中的白猿等自然景象所吸引,触发了创作灵感。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政治环境与忧国之思
- 当时安禄山势力坐大,国家潜在危机四伏,李白心系国家安危却无能为力。这种政治背景使他在诗中虽未直接写政治,但内心的忧国之情会不自觉地融入对秋浦景色等的描写中,使诗歌有一种深沉的忧患底色。
个人经历与身世之叹
- 李白仕途坎坷,漂泊半生,理想难酬。在秋浦的他,面对白猿等自然景象,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如“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白猿的自由超腾与自己的困境形成对比,更显自己的落魄与无奈,借景抒发身世之悲。
地域特色与自然之爱
- 秋浦独特的自然景观给李白带来心灵的慰藉。他对秋浦的山水、白猿等充满喜爱,“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生动地描绘了白猿的可爱与灵动,在对自然的赞美中,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的烦恼,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也在一定程度上借自然之美来排遣内心的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