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解析之“顾打合一,单腿发力”(1 / 2)

我们在练拳的过程当中,不但要讲究进攻,同时也要讲究防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顾打合一。

“顾”在以前的文字当中,就是要把身体给看住,顾住的意思,也就是防守的意思。

在进攻的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到防守。

而这种状态,我们平时可以在训练木人桩的时候训练到,也就是做到上下齐进。

同时上下封锁防守,避免自己的要害被对方打击。

而这种状态,往往在实战的过程中用得比较多。

真正的实战对抗,经常是什么状态?是单腿支撑的状态。

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在移动当中完成的,所以在动步中发劲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朋友在定步,两脚踩实的状态下,可以轻松地发出很大的劲力。

但是当我们把一条腿抬起来的时候,一条腿支撑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整个身体的劲力就全部失去了。

这是因为在单腿支撑状态下发劲,再通过蹬地转胯来传导劲力,是不现实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运用到的主要劲力来源,其实不是地面,而是什么?

身体的五张弓。(其中最重要的是腰胯发力、核心发力)

真正懂拳的朋友都知道,蹬地、转胯、送肩,这种发力模式确实是正确的。

但也仅限初学者在初期寻找劲力传导的时候作用。

一旦到了一定程度,想要融会贯通,不学会单腿发力,那是不现实的。

打过对抗的朋友,都明白腰胯发力、核心发力的重要,每一次上步出拳,都是身子拧动带出的,而非脚的蹬地。

地面,其实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在平时打拳发力的过程中,主要依赖的其实还是身体的五张弓,也就是依赖自己的身体。

而地面的反弹力呢,这是锦上添花的。

没有,我们也能够发力;有,那更好了。

而不是离开了地面,就像鱼离开水,我们就完全不知道怎么发力了。

以前的老拳师,讲行止坐卧皆是行拳。

意思无论是坐着,躺着,站着,走着,他都可以练拳。

同时呢,也有记载,民国那些高手,他们行止坐卧的过程中都能够进行反击。

无论谁在什么时候偷袭他,他都能够做出一个快速的反应,依赖的是什么?

就是自己的五张弓身体的一个崩弹。

在那个时代多危险啊,经常有人偷袭。

这种情况出来,不可能说:等一下,等我站起来,等我踩在地上,我才跟你打。

是不可能的!

经常会讲力从地起,力从地起,其实说得也是正确的。

我们练拳,人呢,最好也是最棒的状态,就是站在地面上的时候,可以借助地面的反弹力,能够让我们的劲力打得比纯粹的依赖五张弓要强得很多。

但是我们要认准一点,这不是绝对的。

反复强调,不是说,脱离了地面我们就完全不会发力了。

最主要的例子就是看猫,向动物学习。

猫就能够在任何时候做出一个快速反应,而且这个反应,快速到我们人的反应跟不上,无懈可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视频,就是猫蹦起来,去抓东西。

身在空中,猫的两个爪子,挥舞的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连续不断的。

同时,猫也能够在空中自由地翻转身体,平稳落地,全部依赖的是什么?

是地面的力吗?

空中无处借力。

这靠得全都是自己身体的筋骨崩弹。

我们练拳要带着一个探究的心态,不要过度神化某些词汇,像力从地起就比较神话了。

很多人都讲究力一定是从地面上来的,不从地起就发不出力来。

无论哪条路,筋骨的开发都是必经之路。

记我的恩师刘俊峰先生

尚氏形意拳第三代人张金涛述:恩师刘俊峰先生,山东乐陵杨安镇方家村人。

先生自幼好武,拜尚芝蓉奶奶为师学习形意拳,后娶尚芝蓉奶奶的女儿玉梅师姑为妻,是尚派形意拳正宗嫡传人。

我的父亲与恩师是门内兄弟,过从甚密。

恩师从小看我长大,待我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但传授我技艺,还教我怎样做人。

1、刻苦勤奋练真功:先生年轻时,练习形意拳到了着迷的程度,原来农村老家打水用的是手动压水机浇地,先生一边压水,一边站着三体式。

站累了就左右调换,每日压水两个小时,相当于站了两个小时的三体式。

恩师常说,练功无处不在,只要想练每时每刻都可以练习。

恩师有晚上练功的习惯,因为夜深人静无人打扰利于静心。

鲁西北的晚上十分的寒冷,恩师每夜穿一件小棉袄,每日练功至深夜,汗水浸湿了棉袄了。

半夜师娘一觉醒来,先生还在院内练功。

恩师年轻时,正值特殊时期,没有像样的兵器,先生用一根枣木做成刀的形状,每夜练功不辍。

恩师为练鹰捉的指力,有一段时间日日以掌击树,一颗老树的树皮被先生的指力扣下来。

为找形意拳的“翻浪劲”,恩师每日无数次的练习鹰捉单操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日渐增长,与人动手能做到“沾人即起”、“触人即倒”的境界。

他平时以大杆子练功,每日朝夕汗洗,久而久之手指十分粗壮。

其手掌较小,但手指粗壮,指力巨大,戳拿到人身上,让人立刻就疼痛难耐,忍受不住。

这种刻苦练功精神,颇有尚师祖的遗风。

2、求师访友败光家业:恩师年轻时,在老家做调味品生意。

当时社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们以“万元户”为荣,当时恩师做生意的资产已有十余万元之多。

恩师为了传承尚派形意拳之技艺,奉尚芝蓉奶奶之命看望尚云祥先生当时还健在的门生。

先后拜访了尚云祥先生的门生济南韩伯言、李振东,齐齐哈尔李文彬,bJ王凤章以及徒孙天津张秉仁等。

这些前辈经过多年的磨砺,在尚派技艺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长,在某一方面的体会都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