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狗咬狗,忠勇(1 / 2)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2908 字 2小时前

以冯大司马如今的身份和地位,能亲自站在渡口迎接这些并州与司隶的世家代表,不可谓不重视。

当然,这一次他们能及时送来粮草,只要能帮河北百姓渡过这个冬日,冯大司马在渡口站一站,肯定是值得。

更别说冯大司马让他们过来,乃是别有所用。

一行人里有人掸身上棉衣的动作,被冯某人收在眼底。

只见冯大司马笑了笑:

“王公这身棉衣,细密得紧,看起来与那上等的绢布,怕也逊色不了几分。”

嘴里说着这个话,冯大司马心中颇有些感慨。

想起自己在汉中用羊毛织布时一开始所织出来的粗粝布匹。

从粗粝布匹到细密棉布,这里面不知倾注了多少人的无数心血。

自己当年想要挖世家墙角,还得偷偷摸摸跟作贼似的,生怕被人发现。

而现在,这些世家跪在自己面前,叫喊着大司马,继续用力,不要停……

时间好快,这一下子就过了二十多年了。

“这是长安织房今年最新出来的款式,既然结实又保暖,真要说实用,可比那绢布强上不少。”

王公摸了摸身上的棉布,有些唏嘘,又有些钦佩:

“棉花不但能作布制衣,还能用于御寒保暖,大司马寻得此物,又推广于天下,于百姓功德大焉!”

衣食住行,乃天下所必需。

特别是衣食,一日不可缺。

但凡能参与一样,何愁家业不兴?

更别说如今这气候,就连大江在冬日里都时不时结冰。

至于北方,不说草原白灾,就算是塞内,每年都会冻死人口牲畜。

棉衣棉被,不但普通百姓需要,达官贵人也同样需要。

以大汉现在对将士的厚待,将来军中采购,也是必然。

也就是说,从江南之地到塞外草原,天下无人不需要这些东西。

光是想想,就足以激动得让人浑身颤栗。

这些世家人精被心甘情愿地被冯鬼王牵着鼻子走,除了因为无力反抗,更重要的原因,也是冯鬼王画得饼委实太大了。

大到足以让人撑破肚皮的地步。

“王公过誉了,正所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大汉之所以人心所向,正是因为施仁义于百姓。”

冯大司马谦虚道:

“永欲辅大汉天子三兴汉室,棉花一事,乃是养民之举,何敢说加功德于百姓?”

“大司马此言差矣!”太原王氏义正辞严地反驳道,“《禹贡》有云:厥篚织贝。依老夫浅见,这棉花说不定是上古贝锦遗种,乃是天授祥瑞啊!”

“如今贝锦重现人间,假大司马之手重现人间,造福天下百姓,汉室岂能不兴?既能养民,便是德政,此不谓德而何?”

“对对对,太原王氏以经学重于天下,王公既然这么说,定是错不了!”

……

冯永听着愈发谄媚的称颂之声,忽然轻笑。

抬头看向天边,有云朵洁白如柔絮。

真白啊,即将织成捆缚千年世家罗网的棉花,也是这么白……

招了招手,侍立在身后的裴秀,捧上一卷舆图,名曰《棉纺种植舆图》。

“这是许大家(即农学大家李许氏)总结了雍凉棉田的经验,又查阅《汜胜之书》《四民月令》诸多农书后,推演出关东最宜种棉的地方,我已让人画到此图上。”

此话一出,所有人立刻屏住了呼吸,目光炽热地看向裴秀手里的地图。

“河北之地,最适合种植作为棉田的,莫过于临近大河一带。”

再往北,气候就过于寒冷。

冯大司马在舆图上用手指头粗粗划过,仅仅是窄窄的狭长一带。

而画着同样颜色的区域,还有大河以南至江淮这一大片。

可惜的是,那里正好属于伪魏的控制区。

察觉到不少人的目光频频看向伪魏控制区,冯大司马微微一笑:

“种棉一事,大伙都没有经验,如今正好在河北练一练手,只待过上两三年,待大伙对这事都熟悉了,大汉也正好一鼓作气,扫平伪魏。”

说着,冯大司马的手指点了点伪魏控制区,“棉花一事,不仅是诸公之事,也关系到国计民生。”

“只要河北棉花种得好,到时候在山东和江淮扩大棉田,也是情理之中嘛!”

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对对对!”

“大司马说得对!”

“吾等必定不负大司马所望,种好棉花!”

示意众人安静,冯大司马再一次划过大河北岸这一片,叹了一口气: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迎着焦灼的众人目光,冯大司马解释道:

“这一带良田,多是河北大族所有,虽说大汉可以推行新政为由,没收那些支持伪魏的大族的家业田产。”

“然则大族隐匿人丁乃是常事,若把田产转至家生子名下,扮成百姓自有田地,官府可不好清查。”

“且如今河北新定,百事待兴,朝廷这个时候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查这些勾当。”

对于朝廷来说,清丈土地是必须的。

因为摊丁入亩,所以一定要防止有人偷税漏税。

没收田产,当然也是必须的。

一方面是打击震慑世家的需要。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官府要控制足够数量的空田,以方便为将来的新增人口分田——避免产生无业游民。

但问题就在于,当地方官府手里掌握了足够的空田,就未必有足够的动力去清查剩下的田地在谁手里。

毕竟官绅一体纳粮,田地不管在谁手里,都必须交税,所以收上来的税额是不变的。

就算是后世,官府最看重的,也同样是税收和就业。

冯大司马让石苞来干这个事,本也是为了在一开始就尽可能地清查得彻底一些。

只是要说能完全清查出来,那就是做梦。

但是对于想要种植棉花的太原和司隶的世家来说,又有那么一些略微不同:

没收河北世家的田产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毕竟总不能跑到河北租田种棉花吧?

真要这样,河北但凡有点家底的,谁愿意给你租?

自己种不香吗?

所以河北世家必须死,不弄死河北世家,他们的棉田就没有办法变出来。

这是你死我活的根本利益之争。

“要说大族这些勾当,世间最了解的,莫过于在场的诸位。”

冯大司马一句话,让所有人脸色都有些讪讪。

“所以我想请诸公帮个忙,各家都出些人手,帮忙清查一下河北这些大族暗地里都有哪些手脚。”

冯大司马轻轻地点了点舆图上的大河北岸,声音如同来自地底恶鬼的低语呢喃:

“河北将来能有多少棉田,就看大伙能帮忙查出河北这些大族有多少勾当了……”

渡口顿时鸦雀无声。

让世家查世家?

这是哪个……

果然不愧是鬼王想出来的好主意。

所有人都有些目瞪口呆地看向冯大司马。

但见大司马笑得很和善,很风和日煦。

在秋风里如同一抹暖阳。

有人突然明白过来,大司马要的不仅仅是棉花,而是把河北乃至整个关东揉碎了重新捏塑。

太原也好,河东也罢,乃至河南,无论是谁家想种棉花,那就必须挥刀砍向同属关东世家的河北大族。

而整个关东世家,将会因为此事出现巨大的裂痕。

而且是无法弥补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