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祖高皇帝披荆斩棘,廓清寰宇,至今七十八年矣。孙虽愚钝,但常闻祖训\"凡治天下,当以仁心为本,以勤政为纲\",今承祖母懿训,更觉肩如负山。谨立三誓,此心昭昭,可质日月。
一誓治国如持玉衡:必夙夜匪懈,察百官之贤佞,听民间之疾苦。户部钱粮必亲核其数,刑部案牍当慎决其谳。凡遇灾异,当敕令地方开仓赈济,勿使饿殍塞道;逢战事则亲检卫所武备,毋令将士寒心。
二誓爱民如抚赤子:当继太祖轻徭薄赋之政,严令州县不得私增杂税。着工部重修天下水利,令农桑不废;命翰林精选良种,使仓廪常实。每岁必遣御史暗访民情,凡有酷吏虐民者,虽皇亲国戚必绳之以法。
三誓修身如履薄冰:日常用度当守亲王之制,禁绝珍玩贡奉;经筵讲学必亲临垂听,不辍圣贤之道。后宫侍从务从简素,外戚子弟绝不预政。凡诏令必三思而后颁,纳谏如川,改过如风。
若违此誓,愿列祖降雷霆之怒,祖宗基业弃我如敝履;若守此志,纵九死而不悔,惟愿大明河清海晏,耄耋击壤,稚童诵书,使后世谓我朝\"治隆唐宋\",方无愧于太祖创业之艰,无负于祖母托付之重!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
朱祁镇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奉先殿内久久回荡,供案上的烛火似乎有所感应一般,竟然齐齐晃动了两次。
“好啊,好啊,好!”老太太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大声叫了三次好。
“你们都听见了?这就是咱们朱家的子孙,我老太婆从此以后就可以放心了。”说罢,径自朝殿外走去。
出了奉先殿,老太太停住脚步,对朱祁镇道:“西山的皇庄收拾好了吗?”
朱祁镇错愕,赶紧说道:“您老还真要去凤凰庄啊?”
“哼,我怕我在呆在这皇宫里,有些人就该嫌我老太婆多管闲事了。”老太太突然怒道。
“哪有的事儿啊,谁敢啊,谁敢歪嘴,孙儿大板子抽死他!”朱祁镇笑道。
“算了,在这宫里呆了一辈子了,烦了,想过几天清净日子,你不要管,我就要去凤凰庄住去。”老太太跟个老小孩一样,脾气说来就来,执拗的很。
“好吧,那孙儿让王天赐跟着您一起去,还有尚衣监、尚膳监也要多派些人过去……”
“行了,带那么多人过去,你还让不让我清净了。”老太太蛮横的打断了朱祁镇的絮叨,瞪眼道。
“得,您老自己定行了吧。”朱祁镇无奈的说道。
“这还差不多,”老太太白了他一眼,随即神色变的郑重起来,又道:“让你母亲陪我去。”
朱祁镇心中大惊,上次就是因为孙氏,老太太差点就驾鹤西去,她这是……
“祖母,您……”朱祁镇想了想,还是将话咽了回去,刚走了几步,他似乎明白了过来,老太太也许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是要给自己清理最后的障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