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详谈(下)(2 / 2)

诸葛亮低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上面只是一个笼统的简介,分别写着三条建议“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和科举。”诸葛亮并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但看到那么多的详细书写的东西,也知道这是马通尽心尽力的作品,只不过现在天都没亮,自己的眼睛实在太不清楚那些东西了,所以想着还是天亮之后再好好看看,于是又说了几句就结束了这一次谈话。

不过马通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失落的,他相信只要诸葛亮看到这些就一定会看明白其中的关键,这可是天下第一丞相,中华民族最有智慧的人之一,凭借一人之力就可以让所有姓诸葛的人都会让人觉得是聪明人的诸葛亮,他一定可以看明白这些东西的真正的意义,而这些也本来就是划时代的产物。

摊丁入亩说白了就是取消人头税,这个时代大家还是要收取这个费用的,而且还是国家主要的经济来源,但这也让很多人故意瞒报自己家的人数,这也是为什么大乱的时候,天下人口忽然暴降的主要原因,都天下大乱了,谁还愿意给你交税?

而这个举措实行之后直接导致人口的暴增,雍正推行之后,乾隆时候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突破以亿大关,以后人口增长的势头越来越猛,到乾隆五十七年突破三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办法多么可怕,也多么得人心。

摊丁入亩的内容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