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调查,重大线索
杨林继续汇报。</p>
“在卧室,血迹分布较为分散,有滴落状血迹和少量喷射状血迹。滴落状血迹表明受害者受伤后有过移动,而喷射状血迹则对应着李丽娟颈部和胸部的伤口,说明凶手在卧室对李丽娟进行了攻击,且攻击过程较为迅速、猛烈。”</p>
“至于郑斌,在他的头部致命伤位置附近,有大量的血泊和溅射状血迹。溅射状血迹的形态和分布范围表明,凶器以较大的力量击中郑斌头部,导致血液向四周溅射,这与法医鉴定中郑斌头部遭受钝器重击的结果相符。”</p>
通过杨林的详细汇报,现场勘查结果与法医的解剖鉴定相互印证,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陆川听完汇报后,总结道:“根据现有的勘查和鉴定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嫌疑人的大致特征和犯罪过程。接下来,要加大对符合嫌疑人特征人员的排查力度,同时继续深挖现场线索,”</p>
之后陆川起身站在白板前,上面贴满了三名死者的照片以及他们的人际关系网。“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三名死者的人际关系调查是关键。尤其是郑海涛,他近期的行为和接触的人很可能与案件有直接关连。张辉、王帅,你们负责调查郑海涛在工厂的情况,重点关注他和领导的冲突;我和杨林去走访郑海涛的亲友,了解他家庭方面的情况。”陆川迅速分配任务。</p>
案情问题会很快结束,各方面继续投入了新的线索挖掘当中。</p>
法医和现场勘察这边的任务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一些,尤其是法医这边后续的工作基本上有了基础就行了。另外杨林和杨森这边和技术组那边还要继续对现场发现的指纹进行鉴定分析。但是一直没有匹配到相关的犯罪嫌疑人,不过相比较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线索。</p>
另一边张辉和王帅来到郑海涛工作的工厂,找到他的车间主任赵强。“赵主任,我们在调查郑海涛遇害的案子,听说他和您之前因为工作的事有过矛盾,能详细说说吗?”张辉开门见山地问道。</p>
赵强叹了口气,说道:“唉,那都是工作上的事儿。前段时间厂里接了个大订单,工期紧,任务重。郑海涛想请假,说家里有急事,可这订单关乎工厂存亡,我没同意。后来他工作状态不好,出了点小差错,我就批评了他几句,没想到他反应还挺大,跟我吵了一架。但我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啊。”</p>
王帅追问道:“那之后呢?他有没有再提请假的事儿?或者表现出什么异常?”赵强回忆了一下,说:“之后他倒是没再提请假,就是干活更没劲头了。不过,大概一周前,我看到他在厂门口和一个陌生男人说话,那男人看起来挺凶的,两人聊了一会儿,郑海涛脸色就变得很难看。”</p>
与此同时,陆川和杨林来到郑海涛的老家,见到了他的叔叔。“叔,海涛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我们想了解一下他家里的情况。听说他母亲生病了?”陆川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