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唐落幕,无人喝彩(2)阉宦犯上,诱发宫庭剧变(1 / 2)

大唐气象 贪狼木 1382 字 15小时前

当初崔胤与昭宗密谋尽除宦官,待到宋、景二人被赐死,宦官们开始忧虑自己的命运。

昭宗自前年(898年)从华州(陕西渭南市华州区)返回长安,可能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对他打击太大,变得郁郁寡欢、喜怒无常,且总爱借酒消愁。陪侍在他身边的宦官、侍女担心惹恼他丢掉性命,人人自危难安。

神策左、右军(即禁军,分左、右两军,指挥官均由宦官担任)中尉刘季述、王仲先,与新上任的枢密使王彦范、薛齐偓暗中图谋,认为:“昭宗多诈善变,不好伺候;如果继续听任文官折腾,我辈将死无葬身之地。不如立太子为帝,让主上当太上皇,并以凤翔、华州两镇兵力为援,控制各地藩镇,看谁还敢加害我等。”

十一月,昭宗到禁苑打猎,之后置办酒席痛饮,深夜才返回宫中,借着酒劲儿发狂,杀死了数名伺候他的宦官、宫女。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多,宫门仍未打开。刘季述到中书省找到崔胤说:“宫中一定出了变故,我是内臣,可随机处置宫中事务,请让我进去看看。”

说完,带着千余禁军破门而入,经探查得知了昨天情形。刘季述出来对崔胤说:“主上胡作非为,哪里还能治理天下!废昏立明的事自古就有,我这完全是为了社稷考虑,可不是不忠不顺。”崔胤怕死,没敢拒绝。

十一月初六,刘季述陈兵于殿堂,召集百官入朝。拿出提前拟好、请太子监国的文件,逼迫崔胤及百官签字。

此时昭宗还在乞巧楼休息,刘季述、王仲先安排千名甲士埋伏在宣化门外,带着宣武进奏宫(宣武军驻长安代表)程岩等十余人进宫找昭宗。

刘季述、王仲先刚一进殿,埋伏的甲士就大声呼喊着冲入宣化门,沿途逢人便杀。昭宗听到喧哗声,惊慌的掉下床来,起身要走,被闯进来的刘季述、王仲先架住胳膊,强行按着坐下。

宫人们跑去告诉皇后,皇后匆忙赶到,跪拜着恳求:“军容(对左右神策中尉的尊称)千万不要惊到宅家(皇帝的宫中称呼),有事慢慢商议。”

刘季述把百官签署的联名状递上,说道:“陛下既已厌倦了当皇帝,中外群臣都希望太子监国,请陛下移驾东宫好好休养吧。”

昭宗答:“我昨天不过酒喝得多些,哪会糟糕成这样。”

刘季述道:“这不是我等所为,全是南衙群臣意见,我等阻止不了。请陛下先移驾东宫,待事态平稳下来,再将您迎回宫中。”

皇后担心昭宗一味拒绝会引来杀身之祸,劝道:“宅家您就按军容所说做吧。”随即取出传国玉玺授予刘季述。

宦官们把昭宗和皇后扶上车,连同随行的嫔妃、侍女等十来人送入少阳院(唐时太子居住的地方)。

刘季述用一根银棒边在地上指划,边骂骂咧咧着说:“某时某事,你不听我的,这是罪状一”。

如此一件件絮叨了数十次,才亲手锁上大门,用熔化的铁水封住锁眼。派左军副使李师虔率军看守,让人在墙上打洞用以递送食物。

十一月初十,刘季述等矫诏令太子李裕即帝位,改名李缜。奉昭宗为太上皇,皇后为太上皇后,少阳院改称问安宫。

为了邀买人心,刘季述普升百官爵位,遍赏军中将士。将昭宗宠信的宫人、方士、僧道全部处死,用以立威。刘季述当然还想杀掉崔胤这个祸首,但因忌惮朱全忠没敢动手。

这出闹剧发生后,立即引来天下动荡!

不少仍忠于大唐的士人在藩镇间奔走相告,指望能引来勤王之师挽救昭宗。而各地的藩镇大佬,想的却是如何利用这次危机兑现利益。

前宰相张濬在洛阳面见河南尹张全义,又修书给天下藩镇,劝他们匡复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