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戚继光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黄姑娘,你真确定明军会在十二个时辰内开战?\"
似乎早就猜到他会问,黄月英递给他一张小纸条:”这是殿下昨天给我的密信。信里说,大明皇帝下令要攻打乔巴山了。锦衣卫还派了快马送来消息,蓝玉应该已经接到了命令,准备进攻。\"
\"我之前让你除掉明军的探子,蓝玉肯定会以为我们怕他发现那四个地方的秘密,从而选择从那里进攻。如果我们挡不住,他就赢了。但蓝玉这个人很果断,肯定会很快决定从这四地动手。\"
戚继光看完密信,听了黄月英的话,瞬间明白了她的布局。
他心里也为蓝玉感到遗憾,遇到黄月英这样的对手,简直是步步被动。
\"这样也好,我一定带着兄弟们把明军打得服软!\"
戚继光充满信心地说。
\"对了,在进攻的时候,蓝玉肯定会在场,可以让秦将军去对付他,他们可是老对手了。\"
黄月英忽然想起这事,提醒道。
\"哈哈,不知这次秦将军会不会又把蓝玉气地晕过去!\"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升起,三十万明军整齐开拔。
大军分为两路,一路二十万,正面佯攻;另一路十万,从预先选定的四条山路突袭核心。
为了保密,昨晚蓝玉派出了所有探子,并派出骑兵四处巡查,将乔巴山的探子全部清除。
但令他们惊讶的是,周围竟没发现一个乔巴山的探子。
这让蓝玉信心倍增,认为乔巴山不堪一击,只会防守不敢主动出击。
然而,蓝玉和朱棣等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刚到乔巴山附近,雨化田的人已经混进去了。
内部都有人了,还用什么探子?
所以明军一行动,乔巴山马上就得到了消息。
“黄姑娘,你真是料事如神!\"
\"明军分两路,二十万大军正面佯攻,由蓝玉和辽王朱权带领;十万大军从侧翼翻山越岭,直取要害,由燕王朱棣和辽王朱植带领。\"
戚继光一听消息,就满是敬佩地对黄月英说道。
\"戚将军,伏击的事准备妥了吗?\"
\"都安排好了。这次伏击主要靠沈将军的部队,肯定能让明军吃个大亏。\"
\"对了,记得跟沈将军说一下,燕王朱棣和辽王朱植不能杀,毕竟他们是殿下的亲叔叔。要是把他们杀了,殿下回来肯定要责怪我!\"
黄月英突然想到这一点,赶紧提醒了戚继光。
“黄姑娘,别太担忧。沈将军心里有数,她明白殿下与那两位塞王的关系。\"戚继光平静地答道。
他觉得黄月英可能太紧张了。
沈云英又不是傻乎乎的莽撞之人,怎么会忽略这些呢?
天刚亮,燕王朱棣和辽王朱植便率大军来到乔巴山一侧,打算悄悄潜入。
但斥候带回的消息让朱棣感觉有些不对劲。
\"你确定一路上都没碰见乔巴山的人吗?“朱棣紧盯着斥候问道。
\"回燕王殿下,确实一个乔巴山的人都没看到。”斥候答道。
听完这话,朱棣眯起眼睛,心里总感觉不太安稳。
就像他和辽王带着十万大军,正一步步踏入别人的圈套里。
因为之前看来,这四处是乔巴山人重点防守的地方,但现在连个人影都没有,实在太过反常。
\"四哥,或许是乔巴山的人发现凉国公进攻,全都调走了!“辽王朱植忽然说道。
\"但愿如此吧!”朱棣叹口气,如今形势危急,大战即将爆发,撤退已不可能。
\"去,多派些人手,仔细搜索,千万别大意,有任何状况立刻报告!\"
说完,朱棣挥手示意大军继续前进。
想要埋伏十万大军,乔巴山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只要斥候一点点搜寻,一定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可一路过来,丝毫没有发现伏击的迹象,这让朱棣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多疑了。
\"四哥,我就说过是因为凉国公进攻,乔巴山才把人都调走,所以一路上没发现伏击的迹象!“辽王朱植笑得无忧无虑。
\"也许真是我想多了吧!”朱棣笑着摇摇头。
就在那时,行进的大军突然停下。
辽王朱植和燕王朱棣都是一愣。
\"怎么回事?“朱棣皱眉问身边护卫。
护卫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目瞪口呆地看着前方,仿佛见了鬼一般。
\"燕王殿下,您快看前面山顶!”护卫喊道。
朱棣愣了一下,抬头向前望去。
然后,他也愣住了。
\"这……怎么可能!\"
辽王朱植顺着护卫手指的方向看去。
随即,脸上露出比朱棣更加震惊的表情。
\"老天爷,别开玩笑了,这……\"
朱棣和朱植带着十万人马,望着前方的雄伟建筑,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像是在说“见鬼了”。大家纷纷揉揉眼睛再仔细一看,那高大的城墙依旧稳如泰山,不是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