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希望长歌,共绘未来新章(1 / 2)

第二百五十五章:希望长歌,共绘未来新章

八月的烈日如同巨大的火球,炙烤着A国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空气里翻滚着灼人的热浪,仿佛要将一切都融化。干枯的树枝上,蝉鸣此起彼伏,无休无止地宣泄着夏日的燥热。临时搭建的板房学校里,斑驳的树荫成了孩子们难得的清凉庇护所。姚小雨蹲在地上,粗糙的树皮在她身后投下细碎的光影。她握着一根削尖的树枝,在沙土上认真地画出简易的算术题,每一笔都带着对知识传递的渴望。

二十几个孩子紧紧围坐成圈,他们的小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沾满尘土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捏着半截粉笔,在凹凸不平的石板上一笔一划地抄写题目。时不时地,会有孩子抬起头,用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姚小雨,清澈的眼睛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求。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汽车轰鸣声,打破了校园里的宁静。孩子们纷纷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们知道,那是中国援助的新一批物资到了。飞扬的尘土中,印有“china Aid”字样的车队缓缓驶入营地。打头的卡车车斗上,杨燕正踮着脚指挥志愿者搬运物资。她戴着的白色遮阳帽早已被汗水浸透,脸庞晒得通红,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在下巴处汇聚成滴,却依然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的声音因长时间喊话而变得沙哑,但语气里的热情丝毫不减:“小心点,那边的药品别碰倒了!轻拿轻放!”

与此同时,雪灵背着沉重的三脚架在人群中穿梭,她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脖子上挂着的专业相机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的目光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动人瞬间。不远处,林晓正蹲在板房前,耐心地握着一个孩子的手,教他们用彩色粉笔在简易黑板上画长城。孩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在林晓的引导下,蜿蜒的线条逐渐成型。再看另一边,杨彦戴着安全帽,和当地工人一起调试新安装的净水设备。他沾满机油的双手熟练地摆弄着零件,时不时和身边的工人交流几句,眼神专注而认真。而杨瑶则在临时搭建的会议室里,与A国官员展开激烈的重建方案讨论。她面前的桌子上铺满了图纸和文件,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和建议,她一边指着图纸,一边用坚定的语气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这个角度太棒了!”雪灵按下快门,相机发出清脆的“咔嚓”声。画面中,中国志愿者与A国孩子共同举起刚收获的蔬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这一刻,语言的障碍、地域的差异都不复存在,只剩下满满的温暖与希望。

夜幕降临,板房学校的空地上燃起了熊熊篝火。噼啪的木柴燃烧声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杨燕将最后一箱文具码放整齐,直起腰时忍不住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连续几天的奔波和劳累,让她的身体疲惫不堪,但眼神依然明亮。转身间,她便看见小暖正兴致勃勃地把彩纸分给A国的孩子们。小暖清脆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动听:“教你们折千纸鹤!我妈妈说,千纸鹤能带来好运!”说着,小暖跪坐在地,稚嫩的手指灵巧地翻飞,不一会儿,一只雪白的千纸鹤便在她手中成型。阿雅瞪大眼睛,紧紧盯着小暖的动作,小心翼翼地模仿着,虽然折得歪歪扭扭,但眼中满是专注和兴奋。

“大家围过来!”杨瑶拍了拍手,从防水背包里掏出平板电脑,金属外壳还带着白天晒过的余温。“我们来开个特别的视频会议。”随着投影亮起,远在国内的林悦、杨彦的身影出现在临时搭建的幕布上。林悦身后的办公室堆满了教材,成摞的书本几乎要顶到天花板,她举起一本新编写的双语课本,封面上印着可爱的卡通图案,笑着说道:“根据姚小雨反馈的教学问题,我们重新设计了课程,下周就能空运过来。这次增加了很多互动游戏,孩子们肯定喜欢。而且我们还录制了配套的音频,方便孩子们随时学习。”

“净水系统已经覆盖三个难民营。”杨彦推了推下滑的眼镜,展示着实时监测数据,屏幕上跳动的曲线代表着水质的各项指标,“但山区管道铺设还需要加快进度。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管道材料,不仅耐腐蚀,而且安装便捷。不过目前还在测试阶段,还需要一些时间。”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突然响起的欢呼声打断。几个孩子举着刚折好的千纸鹤跑过来,七嘴八舌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喊着:“谢谢!好看!”一个小男孩甚至兴奋地把千纸鹤贴在脸上,纯真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雪灵趁机举起相机:“来,一起合个影!”篝火的光芒映在每个人脸上,将大家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温暖。幕布上的林悦和杨彦也笑着比出剪刀手。就在快门按下的瞬间,姚小雨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孩子们准备了节目!”她拍了拍身边阿雅的肩膀,鼓励地朝她点点头。

阿雅涨红着脸站出来,绞着衣角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用生涩的中文唱起《小星星》。一开始,她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还带着明显的颤抖,但随着其他孩子渐渐跟上,跑调的歌声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在夜空中回荡。唱到高潮处,孩子们索性站起身,手拉手转起圈来,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树梢的夜鸟。杨燕悄悄抹了把眼角,转头对杨瑶说:“你看,这些孩子眼里又有光了。还记得刚来的时候,他们眼神里全是恐惧,现在却能这么开心地唱歌跳舞。”

“所以更要加快重建进度。”杨瑶调出城市规划图,全息投影在空地上投射出未来城市的模样,商业区、住宅区、学校等板块清晰可见,“每个板块都要考虑防灾设计,地下排水系统要按照五十年一遇的标准建设。学校的选址要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而且要配备完善的应急设施。”她突然看向姚小雨,“你在这几个月,觉得当地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姚小雨沉吟片刻,目光望向不远处排队接水的人群,那里有抱着婴儿的妇女,有拄着拐杖的老人,长长的队伍在月光下蜿蜒。她叹了口气,说道:“除了基础设施,心理重建也很重要。很多孩子晚上还会做噩梦...”她的声音低落下去,“昨天有个男孩问我,是不是他们做错了事,才会被灾难惩罚。他说他梦见爸爸妈妈变成了怪物,怎么都抓不住。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孩子都有严重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