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王就想修个路(1 / 2)

“我们王爷想要让您给他修个水泥路。水泥路就是泽王府修的又好又便宜的那条路。水泥是我们收容所的人发现的一种神奇的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当它与水相遇并经过充分搅拌之后,会瞬间化作细腻柔滑的浆体。这种浆体不仅能够在空气之中逐渐硬化,形成坚固无比的结构;而且就算置身于水流潺潺的环境之下,依然能够顽强地固化成型。更为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它具备着将砂、石等各类建筑材料紧密而牢实地胶合在一起的神奇能力。我们王爷说这水泥修的路十分不错,配上这橡胶鞋还有这伞就是绝配了。”

“那泽王自己怎么不修?”工部侍郎目光锐利地盯着前方,声音洪亮地质问着,仿佛要将对方看穿一般。

只见花羽面色一紧,随即毫不犹豫地朝着长宁帝双膝跪地,头深深地低垂下去,用极其恭敬且认真的语气缓缓说道:“启奏陛下,我们王爷实在是有心无力啊!他已经竭尽全力,但如今确实是囊中羞涩,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筑道路了。”

听到这话,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有人忍不住惊呼道:“怎么可能?”这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此时,又有一人站出来高声喊道:“南洲的税收可是全都掌握在泽王手中呢!”众人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然而,四皇子穆冷却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那些喧闹的朝臣,他那冰冷的眼神犹如寒潭之水,令人不寒而栗。只听他冷冷地开口道:“诸位有所不知,南洲地区雨水丰沛,每逢下雨之时,稻田便会被汹涌而来的洪水淹没。正因如此,长久以来南洲的粮食收成一直不佳,税收自然也就少得可怜。关于此事,想必户部尚书大人应当最为清楚不过了吧。”说完,他微微侧过头,看向一旁的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赶忙出列,躬身行礼后说道:“四皇子所言极是,南洲近几年赋税的确微薄。”

朝堂上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在思考这件事的真实性。

“冷王殿下所言极是!咱们这南洲啊,向来都是靠着老天爷赏口饭吃。可老天似乎总是不太眷顾咱们,常常会降下暴雨,那洪水泛滥起来,简直就是势不可挡,将大片大片的水稻田都给淹没了。”花羽一脸愁容地对着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们说道,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洲人,对这里的情况可谓是再清楚不过了。

“咱们南洲的百姓们日子过得实在是艰难呐!有时候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尤其是到了雨水特别多的季节,田里的庄稼被淹得颗粒无收,哪里还有粮食去交税呢?无奈之下,只能走上那条卖儿卖女的绝路,这样悲惨的景象在咱们南洲真的是屡见不鲜啊!”说到此处,花羽不禁潸然泪下,声音也略微有些颤抖起来。

工部侍郎却冷哼一声:“即便如此,泽王殿下也不该打工部的主意,工部各项事务繁忙,资金也是专款专用。”

花羽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坚定:“侍郎大人,我家王爷并非无理取闹。这水泥路若是修成,受益的可是整个京城的百姓。日后商贸往来更加便捷,税收只会增多。”

这时,一直沉默的太子轻笑道:“听起来倒是美事一桩,只是这资金从何而来?总不能让其他王爷们自掏腰包吧。”一时间众皇子和大臣们议论纷纷。

长宁帝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缓缓说道:“朕觉得泽王之意可取,但修路之事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工部先核算所需费用,再议资金来源。”随后他又问道,“那泽王在南洲如何?”不由担心起自己那娇气的儿子来。

“陛下,我们王爷还好。之所以没钱,也是因为我们王爷开了个收容所。”

“收容所?朕从未听闻。”长宁帝皱起眉头,满脸疑惑之色。

“回陛下,这收容所主要是用来收留那些无家可归之人的地方。草民就是收容所的人。我们王爷说大街上卖儿卖女的太难看了,他看得眼疼。便直接让无父无母的人都去了收容所。在这收容所中,王爷还会安排人教我们一些谋生的本事,帮我们找到合适的小工活儿做。可保证我们有安身之所,有蔽体之衣,更不会忍饥挨饿。只不过要养活这么多人不是件容易事儿,处处都需要花钱,所以我们王爷眼下才会暂时没有钱财可用了。”听长宁帝问起他们泽王,花羽赶紧说道,言语间满是对自家王爷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长宁帝听闻,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之意:“原来如此,泽王此举当真是一桩善举啊!”

众臣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太子心中却是另有盘算,他眯着眼暗自思忖,这泽王看似无心皇位,可就算在南洲也要弄些新奇玩意儿,还搞出个收容所,莫不是在替四皇子积攒民心?想到此,他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七皇弟此举甚好,无论是收容所还是水泥路,都与民有利。这些应该由朝廷来建造。”

“太子所言甚是,朕亦深以为然。”长宁帝微微颔首,表示对太子观点的认同,随即便将目光转向花羽,缓声道:“既如此,那你不妨再详细地为朕讲讲这水泥路吧。”语罢,他又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始终稳坐如泰山、一副气定神闲模样的工部尚书,接着补充道:“徐尚书啊,你也给朕好生听着。”

得到长宁帝旨意后的花羽,先是恭敬地向皇帝施了一礼,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启禀陛下,我们水泥路的水泥是由石灰石、粘土以及铁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然后加以搅拌……”随着花羽的讲述,关于水泥路的种种特性与优势逐渐展现在众人面前。

水泥路其实来自于道观里的一个道士。这南洲的百姓大多信奉佛教,以致道观逐渐变得荒芜起来,没了香客信徒,那些道士们自然也要谋生计不是?于是乎,他们纷纷走出道观,各展神通,使出五花八门的奇妙手段来吸引人,让大家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掏腰包。而这水泥路便是其中一位道士的杰作。原本呢,这水泥路是那道士拿来表演胸口碎大石用的,因为这水泥啊,既能够坚硬无比,又能变得脆弱易碎,端的是神奇非常!

南洲的水泥就是将石灰石、粘土以及铁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然后加以搅拌,便能得到可用的水泥啦。刚好南洲就有这些材料,泽王府便开了水泥厂。起初水泥厂的生意颇为冷清,鲜少有人问津。毕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种新奇玩意儿究竟有何用途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一天,一个惊人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水泥厂的命运!原来有人无意间尝试着将水泥涂抹在了自家那摇摇欲坠、眼看就要坍塌的房屋墙壁之上。没想到奇迹发生了——原本岌岌可危的屋子居然重新变得稳固可靠,可以继续安心居住了!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老百姓们纷纷蜂拥而至抢购水泥,希望能够借助它来改善自己家中的居住条件。水泥的价格也便宜,也就一百文就能修缮房屋了。当然这水泥也是孟醒村里人开始用的。之后他们甚至巧妙地运用起水泥来修筑道路。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方便了泽王府的人员出入通行,同时也让整个村庄变得更整洁了。

至于橡胶鞋则是是由最初张岩寻到的那位铁匠与后来进入王府中的一名侍卫齐心协力共同打造而成。说起这位侍卫,其家中先辈曾以制鞋为生,自幼受到熏陶的他,对于制作鞋子自然有着独特的技巧和心得。只可惜命运多舛,其父母双双患病离世,为了能够妥善安葬双亲,他迫不得已将自身卖入泽王府成为一名下人。所幸后来他身体素质良好,经过层层选拔后成功当选为侍卫。

长宁帝悠然自得地坐在龙椅之上,听着花羽讲述着水泥,右手轻轻地摩挲着那枚温润光滑、晶莹剔透的玉扳指,他的目光时而落在玉扳指上,时而抬起头来,眼中不时闪动着奇异而深邃的光芒,仿佛那光芒之中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思绪。

等花羽讲完后,长宁帝才将视线转向了站在下方的徐尚书,缓缓开口问道:“徐尚书,你可会制作水泥了?”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徐尚书闻言,赶忙上前一步,双手恭敬地拱起向长宁帝行了一礼,面色凝重地回答道:“回陛下,微臣未曾亲手制作过水泥路,但愿意一试,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