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进军国际(1 / 2)

海外经销商的橄榄枝,像一道曙光,照亮了陈宇团队的新征程。但兴奋之余,摆在眼前的难题也接踵而至。首当其冲的便是国际市场的准入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产品质量、环保标准、认证要求都大相径庭,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全面升级产品。

陈宇紧急召集团队成员,商讨应对策略。“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所有产品的国际标准认证,这是进军国际市场的敲门砖。”陈宇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

刘峰皱起眉头,面露难色:“时间太紧了,涉及的检测项目和手续繁多,我们人手和经验都不足,这可怎么完成?”

苏瑶也跟着点头:“而且认证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的资金储备并不充裕。”

陈宇沉思片刻,说道:“我去联系专业的认证机构,看看能不能争取到加急服务和优惠价格。刘峰,你负责组织技术人员,按照国际标准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苏瑶,你继续跟进售后服务,同时留意国际市场的客户需求特点,为我们产品的本地化做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成员们开启了连轴转的工作模式。陈宇四处奔波,与认证机构反复沟通协商,最终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争取到了加急服务。刘峰带领技术团队日夜奋战,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反复测试和改进。苏瑶则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国际市场信息,与潜在客户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偏好和需求。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进行时,意外还是发生了。在产品送检过程中,一项关键的环保指标出现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仅认证时间会大幅延迟,还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推进。

“怎么会这样?我们之前的测试都显示符合标准啊!”刘峰满脸懊恼,自责不已。

陈宇没有责怪任何人,他冷静地分析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要尽快找到问题的根源,想办法解决。”

经过技术团队的反复排查和分析,终于发现是原材料供应商在某次供货时,使用了未经严格筛选的原料。陈宇立刻与供应商取得联系,要求对方提供解决方案,并承诺承担相应的损失。同时,团队紧急调整生产计划,重新采购合格的原材料,加班加点赶制送检样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了所有产品的国际标准认证。当拿到认证证书的那一刻,整个团队都欢呼雀跃起来。

陈宇看着手中的证书,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只是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坚信,只要团队成员团结一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1983年,他们的商业版图正在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