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如往常一样,轻柔地洒在陈宇百货商店的招牌上。但陈宇站在店门口,却没有往日的轻松。这些年,靠着重生带来的先机和自身不懈努力,他的百货商店在小城站稳脚跟,还在新区综合市场开了旗舰店,可他心里清楚,商业浪潮汹涌,稍不留神就会被淹没。
“陈总,这是上个月的销售报表。”助理小李匆匆走来,递上一叠文件,脸上带着一丝忧虑,“日用品销售额下滑明显,服装区也增长乏力,只有电器类因为几款新品还能撑撑场面。”陈宇接过报表,眉头微皱,最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周边新开了几家百货商场,都在大打价格战,自己的生意受到了不小冲击。
正思索着,一阵清脆的高跟鞋声传来。“陈宇,又在发愁呢?”来人是苏瑶,她如今已是陈宇得力的商业伙伴,眼神中透着干练与聪慧,“我刚从沿海考察回来,发现了些新商机。现在那边流行起了一种叫‘随身听’的小玩意儿,年轻人都抢着买,咱们要是能引进,说不定能打开新局面。”
陈宇眼睛一亮,重生前他就知道随身听在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没想到现在就有机会引入。可他又有些顾虑:“这东西虽好,但进货渠道不好找,运输和售后也是难题,而且咱们资金最近也不宽裕,贸然投入风险不小。”苏瑶微微一笑:“我已经联系上了一家靠谱的供应商,他们愿意先提供少量试销货,运输可以找专门的货运公司,售后我也有办法解决。至于资金,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找银行贷款,以咱们百货商店的信誉和资产,应该没问题。”
陈宇权衡再三,最终下定决心:“行,就这么干!这也许是咱们突破困境的关键。”说干就干,陈宇和苏瑶立刻开始筹备。他们精心布置了商店的展示区,准备以最好的姿态迎接这批新货。同时,陈宇亲自去银行洽谈贷款事宜,凭借出色的口才和详细的商业计划,成功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贷款。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时,麻烦接踵而至。竞争对手赵宏得知陈宇要引进随身听,心生嫉妒,又开始暗中使坏。他买通了陈宇联系的货运公司,让他们故意拖延送货时间。同时,还在市场上散布谣言,说陈宇引进的随身听是次品,质量毫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