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深秋,沪市的梧桐叶开始泛黄,而天宇电子总部的会议室里却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氛。陈宇将一份刚收到的国际科技动态简报甩在会议桌上,纸张展开,刺眼的标题映入众人眼帘——《欧美启动\"星火计划2.0\":誓夺人工智能与新能源主导权》。
\"他们要在六个月内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性能宣称是我们'太极芯片'的三倍。\"陈宇的手指重重敲在简报上,\"同时,在新能源领域,他们计划联合中东国家,重新制定全球石油-新能源混合能源标准。\"
技术总监推了推眼镜,神色凝重:\"陈总,我们的量子计算机'启明'虽然取得突破,但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差距。而且,欧美企业正在疯狂收购全球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试图垄断技术人才。\"
市场总监紧接着补充:\"更糟糕的是,东南亚几个国家突然宣布重启与欧美企业的新能源合作谈判,我们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正在流失。\"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陈宇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扫过那些代表合作项目的红点。突然,他转身说道:\"敌人越是疯狂,越说明我们走对了路。这次,我们要主动出击,打一场科技闪电战。\"
在人工智能领域,陈宇决定加快\"太极智能\"生态的全球化布局。他亲自飞往硅谷,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真正的人工智能不该是少数企业的玩具,而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工具。\"演讲结束后,他宣布成立\"太极全球创新基金\",每年投入十亿美元,用于扶持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众多顶尖科研团队,就连欧美企业的核心工程师也开始私下接触天宇电子。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战场,陈宇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他避开欧美企业的核心市场,转而深耕非洲和南美。在南非,天宇电子投资建设了非洲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在智利,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全球最大的锂矿资源。这些项目不仅保障了原材料供应,更让\"赤电标准\"在南半球落地生根。
然而,欧美企业的反击来得比预想中更猛烈。他们利用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切断了天宇电子在海外项目的融资渠道;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专利诉讼,声称\"太极智能\"和\"赤电标准\"侵犯了他们的技术专利。更致命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攻击,导致天宇电子在全球的数据中心陷入瘫痪,大量研发数据面临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