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的穹顶下,各国代表的低语声混着同声传译的电流声,在会场内交织成一片紧张的暗流。陈宇握着演讲稿的手掌微微发汗,西装内袋里的U盘存储着\"盘古一号\"的核心技术参数——这不仅是一份科研成果,更是中国争夺量子计算话语权的关键筹码。
\"下面有请中国'星海'集团代表发言。\"
聚光灯亮起的瞬间,陈宇迈步走上讲台。台下,三洋公司首席技术官松本正雄似笑非笑地转动着钢笔,欧盟代表则低头翻看着厚厚的技术白皮书,而美国代表团席位上,黑石集团的观察员正快速敲击着笔记本电脑。
\"我们提出的量子计算架构,采用了完全自主研发的高温超导材料......\"陈宇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响彻全场,大屏幕上同步展示着\"盘古一号\"的运行数据。然而,当他讲到技术标准部分时,台下突然响起尖锐的提问声。
\"陈先生,贵国的技术是否经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松本正雄起身时带翻了水杯,水渍在会议桌上晕染开来,\"据我所知,量子比特的误差率标准,目前仍由国际量子计算协会制定。\"
会场气氛瞬间凝固。陈宇早有准备,他调出一组对比数据:\"就在三天前,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实验证明,'盘古一号'的误差率比现行标准低43%。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架构支持模块化扩展,这正是未来量子计算普及的关键。\"
激烈的辩论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当会议进入闭门讨论环节,美国代表突然抛出重磅炸弹:\"鉴于数据安全风险,我们提议将所有非美系量子计算技术排除在国际标准框架外。\"这意味着,即便\"盘古一号\"技术领先,也可能被彻底边缘化。
陈宇在休息室接到王局长的紧急电话:\"刚刚得到消息,三洋联合Ibm、谷歌,准备在会后发布新的量子计算联盟协议,把中国企业完全排除在外。\"电话背景音里,能听到外交部发言人正在驳斥美方的无端指责。
夜幕降临,陈宇独自漫步在日内瓦湖畔。湖面倒映着对岸的灯火,却照不亮这场标准博弈的迷雾。手机突然震动,是李老板发来的卫星定位——在城郊的一处庄园里,二十多个国家的中小企业代表正在秘密聚会,他们都对美日主导的技术霸权深感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