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风雨一家人(二)(1 / 2)

秦声小院 苏语儿 1121 字 17小时前

“你们知道的,我不在意这些事情的。”

卢敏月说的是真话,她若是在意生活里的那些细节,早就在这个只剩女性的蔡家小院里待不下去了。

蔡礼萍是块实在的“夹心饼干”,望着面前婆媳两人的模样,深怕互相说出一些对方不愿意听的话来,紧忙转换话题问道:“妈,您真打算售卖门票啊?这万一没人愿意掏这份钱,咱不是白费这功夫了?”

陆逢英眉心微微皱起,这也正是她担忧的,可眼前民间秦腔剧团的生存现状不得不让她思考一些关于将来。

送蔡笙去兰州专业剧团学习的时候,她就思考过这种经营方式,只是那时候孟和平过于保守,不敢在原有的经营模式上进行创新,她的那些想法也变“锁”进了心底。

现在,孟和平不在了,剧团早已物是人非,陆逢英的那些想法又像春天里的小草,在身体里慢慢生根发芽。

“怎么回事啊?”

这事儿本跟卢敏月没有多大关系,在她的认知里,她只负责站在戏台子上演出,其他的事情跟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可眼前,她跟蔡家小院的“大半边天”站在一起,经历着风雨,倒是觉得有些事情是该过问一下。

卢敏月的反应多少让陆逢英有些吃惊,无法控制住嘴角闪过的微笑,她抓住卢敏月的胳膊,说道:“敏月,这两年秦腔剧团不好经营,你也是知道的,我想了很长时间了,咱们得转换经营方式。”

“怎么转换?”

陆逢英手指在空中卖力地点着说道:“卖门票。”

“卖门票?就咱们这个小地方,有人来吗?”

卢敏月真不是在说风凉话,她在说一个事实。别说幸福小镇了,连整个永登县城大概都找不出一家秦腔剧团能够靠卖门票过活的。

“只要咱们唱得好,肯定有人愿意来捧场。”

在兰州的那几天,陆逢英看着高朋满座的剧团,甚至羡慕。这也是她送蔡笙出去学习的原因,在她的身上,寄托着陆逢英关于未来的所有希冀。

只是,站在幸福小学门檐下的她压根不知道自己的那个小五再次出逃了。

这回蔡笙学“聪明”了,跟谁都没有说。

甚至在早晨蔡柔嘉从遥远的新疆打了一通电话回宿舍区,蔡笙接了,她愣是憋住了一口气,没把逃走的消息告诉四姐。

蔡柔嘉在电话里报了平安,却也带来了一个大消息。

她小声地告诉蔡笙,“小五,昨天我好像看见二哥了。”

“四姐,你没追他啊?”

“我当然追了,只是这乌鲁木齐的大街可不是咱们幸福镇上的马路,车来车往的,一晃眼的功夫人就不见了。”

“要真是咱们二哥就好了,不管怎么样,至少证明他还活着。”

蔡柔嘉不再说他,而是叮嘱着蔡笙,“小五,我不在家,你可不能把老太太气着了,有什么事情好好说,想要考歌舞团就去考,不过得告诉老太太,可别跟你四姐我学,我离家出走的这点儿本事你是学不会的。”

说着说着就把蔡笙逗笑了,可她却实实在在地把蔡柔嘉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挂断电话不出一个小时,蔡笙再次逃离了幸福镇,踏上了去往定西市的公共汽车。

或许,整个蔡家小院的女人们身上都带着那么一股无法说清却又明晃晃的不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