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王命以讨不臣,郑庄公小东称霸(1 / 2)

“宋!”帝乙大笑。

“我就说,大邑商说不定真的要回来了!”

“西伯!看来最后还是我大邑商笑道最后啊。”

“你们周人这两百年的统治,只是我大邑商漫长岁月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哈哈哈哈!”

帝乙这八字都还没一撇就开始开香槟的样子,实在是令在场的姬周诸王很是无语。

“郑国不也上榜了吗?而且我周室虽然虚弱,但也不是你宋国随随便便就能倾覆的。”武王发反驳道。

“呵呵,姬发。”帝辛说道。

“你们骂了郑国这么多章,现在倒是开始想起人家的好处来了。”

“郑伯怎么也是我的后代嘛,虽然他们不尊礼制,令人愤恨。”

“但和宋国这个外人比起来,至少还是自己家的人。”

武王发虽然这么说,但实际上也是有点慌。

万一这么多姬都不给力,真的给宋国复兴了怎么办?虽然概率不大。

画面转向成周。

“郑寤生这像话吗?祖父尸骨未寒,还未下葬。”

“他居然趁火打劫,来割王畿的麦子!”

天子林暴跳如雷,对一旁的虢公林父说道。

“祖父生前在郑伯面前憋屈了一辈子,死后还要被这个家伙如此羞辱!”

“此仇不报,还当什么天子!”

“宜臼,你看看!”

成王诵指向画面中义愤填膺的天子林,因为平王宜臼的超长待机,所以太子泄父没有即位后去世了,直接让孙子即了位。

“连你的孙子都觉得你太窝囊了!”

平王宜臼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天子啊,我们还是先把先王下葬了再说吧。“

然而虢公林父却没有天子林这么激动(可能是被羞辱的不是他爷爷),他说道。

“现在的王室实在是太穷了。连先王下葬的钱都凑不齐。”

“幸亏鲁国慷慨解囊,资助了我们一笔,才有这个钱把先王安葬。”

“???我的天呐!”共王繄扈大叫。

“王室居然已经穷到连天子的葬礼都办不起了,我本来以为我当年已经很穷了。”

\"还是想象力不够啊。”

平王宜臼有些窘迫,王室的财政情况确实十分糟糕。

他把仅剩的钱供养王师后,就几乎所剩无几了。

不过他也没想到居然连自己的葬礼钱都付不起了。

“宋国这几十年来,在正考父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听说他的儿子孔父嘉也不是个善茬。”

虢公林父继续说道。

“而且宋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不来成周朝拜了,怕是已经有了不臣之心。”

“所以,虢公的意思的...”天子林沉思道。

“让郑寤生和宋国狗咬狗,互相削弱,我周室好作渔翁之利。”

“天子圣明!”虢公林父稽首。

“看来现在还不能剥夺郑寤生执政卿士的位置。”

”他如果真能把不听话的宋国打服,也算是客观上对我周王室有利吧。”

“驱虎吞狼,有些妙啊!”康王诵说道。

“这个天子林看上去还不错啊,比他爷爷好像要强上不少。”

“说不定我大邦周终于要迎来复兴了呢!”

在天子宜臼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卫州吁弑君即位,宋公和薨,宋公子冯被驱逐至郑,宋公与夷和州吁联合,对抗郑国。

天子林元年,宋、卫、陈、蔡四国联军攻伐郑国。

“将士们!”郑伯寤生领着诸大夫,在郑东门作战前动员。

“敌人看上去人多势众,来势汹汹。”

“但实际上只是外强中干,不堪大用!”

“卫侯州吁,弑兄夺位,卫人不服,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宋公和驱逐儿子公子冯,让侄子与夷即位,只为了报答当年兄长让位之恩。”

“宋公与夷和公子冯的关系可远不如他们的父辈。”

“宋国如此继承失序,迟早要出事。”

???殷商诸王有些不淡定了。

“诶?这宋国的继承制度,怎么这么熟悉啊?”武丁率先开口,阴阳怪气道。

“列位祖宗,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啊?”

“这不会是返祖了吧。”

“武丁,这都过去多久了,你可别想赖我,和我可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太戊第一个出来回应。

“人家那是报恩,你那是夺位,当然和你没关系。”

雍己在一旁嘲讽道。

“感觉更接近我和王兄的想法。”

作者都不知道多少章没出场的羌甲都被吸引出来冒泡了。

“但这个宋公与夷和公子冯的关系,感觉比祖辛和南庚的关系还差。”

“怎么又开始整兄终弟及了啊,这宋人都忘了九世之乱了嘛?”

祖甲在一旁十分着急。

“这兄弟关系再好也不能拿王位开玩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