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有什么要说的?”晋悼公怒气冲冲的盯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人家子产在郑国自己的国家上,把刑法铸在鼎上,和羊舍师傅有半毛钱关系啊!”
“羊舍师傅还写信去指责人家。”
子产在担任郑国三把手为政后,对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明确城乡差异化管理,虽然很多国人因为利益受损,聚集在乡校中骂他,但子产并没有毁掉乡校。
他认为国人的意见堵不如疏,执政者反而可以从乡校中得知国人的看法。
“呵呵!这子产,可比姬胡这种堵别人嘴的,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武王发又提了一嘴陈年旧事。
“要是姬胡当年也这么做,也不会有后面被国人轰出国都的事了。”
借着夸子产的功夫,顺便编排了一波厉王胡,弄得后者好生尴尬。
子产还制定了对国内卿大夫的考核制度。
在正卿当国子皮的支持下,此改革冲破了穆族的阻力,成功推行了下去。
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子产进一步改革田赋制度,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收税,加强朝廷的收入,这其实是很多国家都在做的。
但公然把成文法刻在鼎上,再也不收起来了,国人整天都可以观看,这还是头一遭。
“叔向说啥了?”晋悼公问道。
“额,一时间给整忘了,哈哈!”晋平公不好意思的笑道。
“我来说,叔向的意思是。”系统接过话。
“在推行了成文法后,民众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将会抛弃礼,到书上找相关条文,咬文嚼字,争利不止。”
“使得原本很多违背道德习惯的行为不再视作犯罪,很多人会利用法的漏洞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会出现讼棍,讼棍依据成文法将判决倒向不合情理的结果,法官也无法进行变通。”
“子产认为,由于《周礼》越来越不起了作用,过去的习惯法的稳定性越来越低了。“
“而且过去人少,现在人也越来越多,仅靠习惯法,根本是管不过来了。”
“子长并不否认叔向说的一大堆弊端,但是为了解决现实的矛盾,不得不要推行成文法。”
“什么习惯法、成文法,这么复杂,寡人脑子好久没转了,表示丑拒。”晋平公一脸不想听的神情。
“唉,子产在刨我们这些人的根啊。”晋悼公叹气道。
“也不能说子产要刨我们的根,而是形势已经发展到,我们的根被刨的地步了。”
“???公父,有这么夸张吗?”晋平公直接被晋悼公的刨根说给吓到了。
“诸夏过去都是以礼乐教化为主,刑法为辅。无论叔向的疑虑,还是子产为现实而考虑,都有一定道理。”晋悼公解释道。
“但作为一个君主,更关注的是谁来执行。”
“过去的礼乐教化,执行的是族老们。”
“现在子产将法公布于鼎,国人都去看鼎上的条文,来解决矛盾去了。”
“解读条文的活,族老们能干,外人们也能干,我们这些族老还有什么用呢?”
“呦呵!这都能感知到,你好敏锐啊!不愧为少年天才!”系统夸赞道。
“叔向怎么看我不知道,但我确实隐隐约约有些感觉。
在子产立法后,会有一些远超我们预料,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晋悼公思索道。
聊天群内的其他红品橙品君主纷纷点头,也有所感。
“这么玄妙,不懂不懂。”晋平公挠了挠脑袋,趁晋悼公不注意,准备继续开溜。
“一时说子产的事,说的兴起给忘了。”晋悼公又拿出木棍。
“别跑!看我不抽你个混球!”
晋平公溜得飞快,一没注意脚下,直接被不知道哪来的东西给绊倒了,摔了个狗吃屎。
“什么玩意啊?啊!死人!”
“臭小子,往哪跑!”晋悼公终于追上了晋平公,把后者五花大绑了起来,准备将其吊起来打。
“咦?此人是?”在他把晋平公捆成粽子后,才注意到地上躺着一个人。
“这不是楚君围吗?怎么变这样了?”晋平公大呼出声,十分惊异。
这个曾经不知天高地厚的楚国君主,现在却跟死狗一样躺在地上。
“这个畜生来了嘛?”楚康王听到晋平公的叫声,也拎着棍子跑了过来。
躺在地上的楚灵王突然动了起来,楚康王已经摆好进攻姿势,准备楚灵王一有动静,就把他再打的没有动静。
楚灵王嘴巴突然动了,发出微弱的声响。
“唉!以前我杀了别人的儿子,现在我自己的儿子也被别人杀了,这就是报应吧。”
pS:周景王十六年的主要诸侯:晋昭公、楚平王、齐景公、秦哀公、宋元公、卫灵公、鲁昭公、吴王夷末
霸主:晋、楚
次强:齐、秦、吴
Sp:君主品级八十三:晋平公(绿品)
政治谋略、后世影响:在位期间,难以驾御六卿,六卿愈发做大
个人喜好:耽于玩乐、和楚国的楚灵王比谁更奢侈
武功:湛阪之战大败楚国(好像和他没什么关系)
君主品级八十四:楚灵王(蓝品)
武功:在位期间,借晋国战略收缩之机,灭陈、蔡,迁徙诸小国,将淮北纳入县制管辖,准备进一步北上图霸。
制度建设:加强君权,改变令尹、司马由公室近支担任的传统,以公族远支为令尹、司马。迁县政策,加强对县公的控制。
个人爱好及性格:喜欢细腰、穷奢极欲、好大喜功、鬼点子一大堆
后世影响:陈蔡等诸小国公室联合楚公子叛乱,改革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