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薪火(2 / 2)

“得把家长‘请’回来。”陈凡喃喃自语,突然瞥见窗外的电商产业园还亮着灯。他裹紧外套冲进夜风,直播间的补光灯下,女主播正卖力吆喝竹编灯笼:“亲人们看这款亲子手工套装,和孩子一起做灯笼,留住家的温暖……”

“加上留守儿童公益链接!”陈凡抓过台本,“每卖出一单,我们安排专人和孩子视频连线,教他们做手工——对,就叫‘云上家长会’!”

凌晨三点,首批两百套灯笼售罄。陈凡蹲在仓库贴快递单时,听见打包的村民小声嘀咕:“这法子要真能唤回铁柱他爹,我捐十套材料包。”

督导验收当天,陈凡特意把会场设在新教室。验收组专家刚翻开台账,窗外忽然传来吉他声。三个年轻教师带着学生唱英文歌,树梢的蝉鸣成了天然和声。

“教学设备使用率不足吧?”专家指着崭新的智能黑板。陈凡轻点遥控器,屏幕突然播放起“云上家长会”录像——留守的玲玲正对着摄像头展示灯笼:“dad, look! I made it just like you taught me online!”

验收组长的钢笔停在评分栏:“这个‘家校数字桥’项目,省厅的简报上怎么没提?”

“上周刚被教育部‘智慧教育’案例库收录。”陈凡点开邮箱里的收录通知,“其实最开始,我们只是想让孩子多笑几次。”

秋分这天,陈凡站在全县教育表彰会的台上。聚光灯扫过胸前的“先进工作者”奖章时,他故意侧了侧身——奖章背面刻着213个留守儿童的名字。

“有人说乡镇教育是死水,我说是薪火。”陈凡举起斑驳的教案本,“这本子传了三任特岗教师,记满了怎么用竹篾教几何、用稻穗讲光合作用。”他忽然翻开最后一页,“现在添了新内容——怎么通过电商把家长‘种’回故乡。”

掌声如潮时,大屏切到实时画面:返乡的家长正在新开的竹编工坊教孩子剖篾条,直播间里的“亲子手工课”观看量突破十万。陈凡知道,这簇从课桌缝里燃起的火,终于照亮了青岩镇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