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稻浪(1 / 2)

处暑后的日头依旧毒辣,青岩镇南坡的稻田里泛起一片焦黄。陈凡踩着田埂上的裂缝往晒谷场跑时,裤脚沾满了稻叶碎屑,耳边炸响的却是此起彼伏的争吵声——十几辆外地货车堵在村道中央,收购商老马踩着磅秤骂娘,泛着霉斑的稻谷从麻袋裂缝里漏出,在柏油路上铺成一条刺眼的金毯。

“陈主任!他们压价压到八毛一斤,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种粮大户赵德柱攥着计算器冲来,屏幕上还闪着“亩产1200斤x0.8=960元”的红光,“农药化肥一亩就投了八百块,这还不如把稻子烂在地里!”

陈凡蹲身抓起一把稻谷,指腹捻开谷壳,露出里头干瘪的米粒。他抬头望向远处盘旋的无人机,突然扯开嗓子喊:“去把合作社的烘干机全打开!湿度降到14%以下!”

农机站的小王苦着脸:“可电费一吨稻子要烧三十块……”

“用晒谷场屋顶的太阳能板供电!”陈凡踹开配电箱的锁,“去年光伏扶贫项目装的设备,不趁现在用留着生锈吗?”

深夜的合作社办公室,陈凡翻出三年的稻谷收购合同。当看到“水分超标扣价条款”时,他瞳孔一缩——同样的15%湿度,去年扣价标准是每超1%扣10元,今年合同却改成了扣20元。

“这是玩文字游戏!”陈凡抓起电话打给市场监管所,“老刘,荣发粮业的格式合同有没有备案?他们今年修改了……”

话未说完,镇长突然推门而入:“小陈啊,招商引资不容易,收购商压价也是市场行为嘛。”

陈凡将一袋霉变稻谷倒上办公桌:“可他们在磅秤上动手脚!同一袋稻子,合作社的电子秤显示100斤,他们的磅秤只有92斤!”

镇长指尖敲了敲桌面:“你有证据吗?”

陈凡突然掀开窗帘。月光下,两架无人机正悬停在晒谷场上空,红点摄像头对准了收购商的货车。

次日清晨,陈凡带着村会计堵住货车出口。他掏出手机点开直播平台:“老乡们,咱们的稻子按实时湿度折算净重!直播间现在两万人看着,哪位网友帮忙@市场监督局?”

老马的脸涨成猪肝色:“你这是破坏商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