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春种(1 / 2)

惊蛰后的细雨裹着青岩镇东河村的泥土腥气,陈凡踩着泥泞的田埂往农资站跑时,胶鞋底沾着的烂泥甩在裤腿上,溅出星星点点的泥斑。农资站门口横七竖八堆着开裂的化肥袋,泛白的颗粒混着刺鼻的氨水味在潮湿的空气中弥漫,几十个村民正用锄头抵住农资店老板的胸口,怒吼声震得屋檐下的燕子巢簌簌落灰。

“陈主任!他们卖的复合肥烧死了麦苗!”村民赵铁柱从地里拔起一株焦黄的麦苗,根部像被火燎过般发黑,“农技站说这是假肥,可这包装上印着‘国家免检’!”

陈凡蹲身抓起一把化肥,指尖搓开板结的颗粒,突然转身冲向库房。手电筒光束扫过堆积如山的包装袋时,他的瞳孔骤然紧缩——标着“高氮复合肥”的袋子里,灰白色的颗粒大小不均,掺着碎砖块和煤渣,潮湿的墙角还结着盐霜。

“氮含量不足标准值三成!”陈凡的指甲抠开袋口的缝合线,“真化肥遇水会发热,这些掺了石灰的扔水里连气泡都不冒!”

农资店老板孙有财叉着腰冷笑:“陈主任懂化肥?我们可是县供销社指定的农资点!”

陈凡的指腹蹭过包装袋上模糊的生产批号,突然抓起进货单:“你们从河南进的货,走的是农资运输绿色通道——但同一批次的质检报告呢?”他猛地掀开库房角落的油布,露出底下成箱的工业氯化铵,“用工业废料冒充农用氮肥,你们这是要绝收啊!”

镇农业局的调解室里飘着刺鼻的尿素味,孙有财甩出一沓皱巴巴的证书:“我们的肥料登记证齐全,陈主任要是不服就去省里告!”

陈凡将三袋不同批次的化肥拍在桌上:“省农科院的检测显示,这些肥料的氯离子超标二十倍!”他突然翻开销售台账,“去年卖给老李头的玉米专用肥,结账单上写着‘建筑填充料’——需要我找税务局查阴阳合同吗?”

农技站站长擦着汗打圆场:“农民种地习惯用便宜肥,一下子全换成本太高……”

“成本高?”陈凡点开手机里的卫星遥感图,“东河村三百亩麦田叶片发黄,土壤电导率超标——等到秋收颗粒无收,谁赔得起?”

孙有财突然拍桌子:“有本事你们自己找肥去!”

“找就找!”陈凡亮出县有机肥厂的合作协议,“畜禽粪便发酵的有机肥,政府补贴后每吨便宜一百五——这是农业农村部刚批复的减肥增效项目!”